时间: 2025-05-01 22: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46:25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昨夜灯花暗,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檐际足清音。
昨夜灯下的花朵已经暗淡,今晨的雨意愈加浓厚。
残留的花儿只剩下叶子,而新生的竹笋已经长成了树林。
未曾喝酒助兴,暂且用手捏鼻吟唱。
兴致渐渐消退,幽幽的梦境已断,屋檐下传来清脆的雨声。
诗中提到的“灯花”和“雨意”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灯下吟咏和雨夜情思的描写,常见于唐宋诗词中。同时“新笋已成林”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长和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深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或许是在灯下独自吟咏,感受着外面的雨声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思索的心情。
《听雨》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五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感受和思考。开头两句以“昨夜灯花暗,今晨雨意深”作为引子,描绘了夜雨将至的静谧气氛,带给读者一种低沉的氛围。接下来的“残花惟有叶,新笋已成林”则用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残花的凋谢和新笋的成长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未能饮酒助兴的情况下,选择用“拥鼻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显示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自我安慰的状态。最后两句“兴阑幽梦断,檐际足清音”则是情感的升华,尽管梦境破碎,然而雨声却清晰而动人,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失落,也有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雨夜独自思索的情感,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声音的依恋,呈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
诗词测试:
“昨夜灯花暗”中的“灯花”指的是什么?
A. 灯下的花
B. 照亮的灯光
C. 夜晚的星星
D. 以上皆可
“新笋已成林”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结束
B. 新生的希望
C. 自然的凋零
D. 独自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拥鼻吟”是指什么?
A. 诗人饮酒吟唱
B. 诗人用手捏鼻吟唱
C. 诗人闭眼思考
D. 诗人对雨声倾诉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