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德和赴调改秩》

时间: 2025-08-13 17:26:03

诗句

樽酒盘蔬语夜阑,三年犹得几追欢。

海棠半折春方好,杨柳都青社正寒。

筹画定应瞻武帐,文华端合待金銮。

割鸡底用磨天刃,迟日湖山满意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7:26:03

原文展示:

樽酒盘蔬语夜阑,
三年犹得几追欢。
海棠半折春方好,
杨柳都青社正寒。
筹画定应瞻武帐,
文华端合待金銮。
割鸡底用磨天刃,
迟日湖山满意看。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人静时,我们相聚在酒桌前,谈笑风生。三年来,我们还能有多少机会享受这样的欢聚呢?海棠花虽已凋零,但春天的美好依旧在;杨柳虽然新绿,却在寒冷的社日中显得有些孤单。筹划已定,必定要瞻仰武帐,文华之美也应当等待金銮之下的辉煌。割鸡的刀刃需要磨利,才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尽情欣赏湖光山色。

注释:

  • 樽酒:酒杯,古时候常用的酒器。
  • 盘蔬:指的是盘子里的蔬菜,象征着简单的食物。
  • 夜阑:夜深。
  • 追欢:追求欢乐。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好和春天。
  • 杨柳:象征春天和生机。
  • 筹画:筹划、计划。
  • 武帐:兵营或军帐,象征权力和地位。
  • 文华:文化和文采。
  • 金銮:古代帝王的宝座,象征权威和荣耀。
  • 割鸡:比喻做事情要准备充分。
  • 磨天刃:比喻为达到目标而做的准备工作。
  • 迟日:阳光明媚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字文贞,号希夷。其人多才多艺,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送王德和赴调改秩》是在送别友人王德和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惋惜和祝福之情。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首联以“樽酒盘蔬语夜阑”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聚会氛围,尽管夜已深,但欢声笑语依旧不断,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诗人感叹“三年犹得几追欢”,显示出经历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惋惜。

中间两联,“海棠半折春方好,杨柳都青社正寒”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寒冷的现实,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去,春意渐去,令人感到孤独和失落。同时,诗人也提到“筹画定应瞻武帐,文华端合待金銮”,期待着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能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一联“割鸡底用磨天刃,迟日湖山满意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磨利刀刃以待佳日,象征着努力和准备,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次相聚,共享美好的湖山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友谊的深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樽酒盘蔬语夜阑:描绘了酒桌上,朋友相聚的情景,夜深时分,气氛温馨。
  2. 三年犹得几追欢:感慨时间流逝,回忆相聚的欢愉,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3. 海棠半折春方好:海棠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
  4. 杨柳都青社正寒:杨柳虽新绿,但仍在寒冷的日子里,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感觉。
  5. 筹画定应瞻武帐:预示着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暗示友人将迎来新的机会。
  6. 文华端合待金銮:期待友人在新职位上展现才华,获得荣耀。
  7. 割鸡底用磨天刃:比喻做事情要有准备,强调行动前的必要准备。
  8. 迟日湖山满意看:描绘未来美好的景象,期待重聚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割鸡”和“磨天刃”作为比喻,表达努力与准备的必要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海棠半折”与“杨柳都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海棠”、“杨柳”、“湖山”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樽酒:象征聚会、欢愉。
  • 海棠:象征美好、春天。
  • 杨柳:象征生命力与孤独感。
  • 武帐:象征权力与成功。
  • 金銮:象征荣耀与成就。
  • 湖山:象征美好自然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和“杨柳”分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凋零与生命力
    B. 春天的美好与孤独
    C. 夏天的热情与寒冷

  2. “割鸡底用磨天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做事情要有准备
    B. 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C. 不必担心未来

  3.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失落与惋惜
    B. 愉悦与期待
    C. 绝望与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之涣
  • 《黄鹤楼》 by 崔颢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送王德和赴调改秩》与王之涣的《送别》均以送别为主题,前者侧重于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与期待,后者则强调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送范漕赴召八绝 夏至过东市二绝 和黎德升赠别 汤泉 送曹沪南赴阙 春日即事 庾楼 送赵处士游方 用子有述怀韵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系相承 巾字旁的字 包含隅的成语 后顾之患 毋字旁的字 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恢隆 咿嗢 肀字旁的字 从井救人 摆脱 箴规磨切 包含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煞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以肉驱蝇 京白梨 雕虫薄技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