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6:24
扫蜜
作者:方岳 〔宋代〕
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于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
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彗招邀聿来宇。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
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昼长。
这首诗表达了对蜜蜂的观察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作者认为,蜜蜂是为了生存而离开自己的国家,宁愿为族群奉献,毫不懈怠。蜜蜂的身形像肿瘤一样大,低低地压在我屋的山墙上。秦国人对外来的客人真是少有恩情,客人来时只能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些许温暖。轻声呼唤,已经把四周的山壁整理好了,正对着桃花和李花开满的茅庵。仆人闲聊时也会告诉我,邀请朋友们一起来聚会。新建立的城市正在忙碌,先修建高台来供奉盟主。沉沉地渡过日子的人们都在忙于为王,唯独没有被毒虫侵扰的痛苦。热热闹闹地登上高台,坐着享受春日的悠长时光。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世界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目睹周围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首《扫蜜》以蜜蜂为象征,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蜜蜂勤劳的形象与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相呼应,体现了对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中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桃李盛开,给人以生机和希望。诗人在面对时代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时,选择了用自然的美丽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秦人逐客真少恩”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生命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生命的奉献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蜜蜂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社会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秦人”主要指的是?
A) 古代的商人
B) 农民
C) 外来客
D) 古代的士兵
诗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繁荣
C) 夏天的热烈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扫蜜》和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方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