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29
点绛唇(对景有感)
雪霁山横,翠涛拥起千重恨。
砌成愁闷。那更梅花褪。
凤管云笙,无不萦方寸。
叮咛问。泪痕羞。
界破香腮粉。
在雪霁后的山川中,层层翠绿的波涛涌起千重的怨恨。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愁闷。尤其是梅花的凋零,更加令人感伤。
那凤鸣的乐器和云间的笙音,无不萦绕在心头。
轻声叮咛问候,泪痕羞涩在脸颊上。
似乎打破了香腮上涂抹的粉色。
赵长卿,宋代词人,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词风婉约清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常常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点绛唇》创作于雪后的情景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此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动荡与变化,人们对生活的感知更加敏感而脆弱。
《点绛唇(对景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赵长卿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将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失落感相结合。开篇“雪霁山横”,一幅雪后山景的画面瞬间展现,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环境却难掩心中的千重恨。诗人用“翠涛拥起千重恨”来形容自然的美与内心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砌成愁闷”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愁苦的积累,似乎一层层叠加而成的墙,无法打破。随着梅花的褪去,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短暂,情感愈发浓烈。而“凤管云笙”则暗示了音乐的美好,但这美好又被内心的忧伤所包围,营造出一种无奈又深刻的情感氛围。
结尾的“泪痕羞”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与惋惜,仿佛在诉说一种无法言表的心痛。在这幅意象丰富的画面中,自然与内心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感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诗中“雪霁山横”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翠涛拥起千重恨”中的“千重恨”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泪痕羞”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