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海棠》

时间: 2025-08-01 09:00:04

诗句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9:00:04

原文展示:

海棠院里寻春色,
日炙荐红满院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
东窗浑为读书忙。

白话文翻译:

在海棠院中寻找春天的色彩,
阳光照耀下,红花的香气弥漫整个院子。
不知不觉中,春光已悄然流逝,
我却全心投入书籍,忙于读书。

注释:

  • 海棠:一种花,春天盛开,象征春天的美好。
  • :院子,指居住环境。
  • 寻春色:寻找春天的色彩,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 日炙:阳光照耀,形容天气晴朗。
  • 荐红:红色的花朵,指海棠花。
  • 不觉:不知不觉。
  • 风光:美好的景色。
  • 东窗:指面对东方的窗户,象征读书的地方。

典故解析:

“东窗”是一个常见的典故,象征着求知和读书的环境。古人常以窗户的方向比喻学问的追求和修身的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善于用词精练,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光的流逝,却因沉浸于读书而未能充分体会春天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对春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海棠》是一首描写春天和读书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春色的向往和对读书的执着。首句“海棠院里寻春色”,通过“海棠”这一意象,引入春天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温暖和生机的氛围。接下来的“日炙荐红满院香”,则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阳光照耀下海棠花的绚丽与芬芳,形成鲜明的春日画面。

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在“东窗浑为读书忙”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他被书本吸引,无法抽身去欣赏窗外的美景,反映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沉醉。这种对春光的错失,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自己选择的坚定。这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美丽与书本的沉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追求,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引发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棠院里寻春色:诗人描绘的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海棠院,暗示他在寻找春天的色彩和气息。
  2. 日炙荐红满院香:阳光照耀下,红色的海棠花香气四溢,渲染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3. 不觉风光都过了:时间流逝,诗人未能意识到春光已经过去,流露出一丝惋惜。
  4. 东窗浑为读书忙:面对东窗,诗人沉浸在读书中,忽视了窗外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知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比作美丽的事物,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春光被形象化,似乎有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相对工整,形成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知识的追求与春天美好时光的错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追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春天,代表美好与生命力。
  • 阳光:象征温暖与光明,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 书本:象征知识与智慧,代表诗人对学问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引入春天的主题?
    a) 窗户
    b) 海棠
    c) 书本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窗浑为读书忙”,反映了诗人对__的追求。

  3.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对春光的流逝感到欣慰。(对/错)

答案:

  1. b) 海棠
  2. 知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海棠》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矛盾,而杜甫则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澧头送蒋侯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送李翥游江外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送永寿王赞府径 感旧赋附歌 江行遇梅花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字旁的字 寻查 江汰 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防的成语 应付自如 翳茂 反犬旁的字 汤瓶 一心百君 包含太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寒羊 卝字旁的字 弃重取轻 至字旁的字 包含米的成语 文章憎命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