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32
原文展示:
菩萨蛮
风头不定云来去。
天教月到湖心住。
遥夜一襟愁。
水风浑似秋。
藕花迎露笑。
暗水飞萤照。
渔笛莫频吹。
客愁人不知。
白话文翻译:
风势变幻,云彩时而来时而去。
天上明月,恰好停在湖心。
在这遥远的夜晚,心中满是愁绪。
水面上的风,仿佛带来了秋天的凉意。
藕花在露水中微笑迎接清晨。
暗淡的水面上,萤火虫在闪烁着光芒。
渔船的笛声不要频繁地吹响,因为我的愁苦无人知晓。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的深刻联系,反映出诗人对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字仲明,号紫芝,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感受到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借助自然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词作,透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诗人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全诗以“风头不定云来去”开篇,展示出自然界的无常,正如人心的波动。接着“天教月到湖心住”,描绘了月光洒在湖面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遥夜一襟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绪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水风浑似秋”,水面上的凉风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后半部分的“藕花迎露笑”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暗示着即使在愁苦中也有一丝希望与欢乐。然而,随之而来的“暗水飞萤照”则将情感再次引向孤独,水中的萤火虫在幽暗的水面上闪烁,象征着孤独的旅程。
最后两句“渔笛莫频吹。客愁人不知。”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渔笛的声音在此成为了孤独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对人世间无知与孤独感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中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天教月到湖心住”意指什么?
A. 月亮照在湖面
B. 月亮在湖心停留
C. 月亮升起
“藕花迎露笑”中的“笑”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无奈
诗中提到的“渔笛”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哀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