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少游荆湘因有是题》

时间: 2025-04-28 20:32:26

诗句

岘北焚蛟浦,巴东射雉田。

岁时宜楚俗,耆旧在襄川。

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

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2:26

原文展示:

岘北焚蛟浦,巴东射雉田。
岁时宜楚俗,耆旧在襄川。
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
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白话文翻译:

在岘山北边的蛟浦,长江边的巴东射猎雉鸟。
岁月流逝,正是楚地的风俗,年迈的老人依然住在襄川。
回忆起我曾经过的地方,已经有二十年之久。
因你来询问生死,曾经的朋友还有几位健在呢?

注释:

  • 岘北:岘山北边,指地理位置。
  • 焚蛟浦:蛟浦是水边的一个地方,焚表示火焰或光辉,可能比喻此地的美丽景色。
  • 巴东:指巴东地区,位于今天的湖北省,盛产雉鸟。
  • 岁时:指时节、年岁。
  • 楚俗:楚地的风俗习惯。
  • 耆旧:年长的老人。
  • 襄川:古地名,今襄阳。
  • 忆昨:回忆往昔。
  • 相识:相互认识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真,号淇园,生于公元约740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情感,与王维、孟浩然等同为山水诗派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少游荆湘因有是题》写于沈佺期游历荆湘地区时,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土与往昔的怀念。开篇描绘了岘北的焚蛟浦和巴东的射雉田,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透过这幅画面,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接着,诗人提到楚地的风俗和年长的老人,暗示着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离散。在“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一句中,诗人深深感慨时间的流逝,再次引出对旧友的思念,结尾处的“相识几人全”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让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映射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哲思。沈佺期通过具体的地理描绘,结合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显得格外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岘北焚蛟浦,巴东射雉田。
    描绘了岘北的美丽水域和巴东的打猎场景,展现自然的宁静与优美。

  2. 岁时宜楚俗,耆旧在襄川。
    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老人们的生活,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3. 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事的怀念,诗人心中有种无奈。

  4. 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通过对方的询问,诗人思考自己与旧友的生死离散,感叹人事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 隐喻:如“焚蛟浦”可能隐喻光辉的过往,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列举地名和描绘景象,增强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怀念,传达出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蛟浦: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自然之美。
  • 射雉田:代表着壮阔的自然与生活的乐趣。
  • 楚俗:体现了地域文化与传统的延续。
  • 襄川的耆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巴东”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湖北
    B. 四川
    C. 江西

  2.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愉快
    B. 无奈
    C. 忘记

  3. 诗中“耆旧”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朋友

答案:

  1. A. 湖北
  2. B. 无奈
  3. B. 年长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沈佺期的诗都是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慨的作品,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强调人际关系与时间的流逝。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的人文情怀与自然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杨柳枝 杨柳枝 燕来巢 演雅 严陵待锁 寻诗 雪中观梅 雪后梅边 雪后梅边 雪后梅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急张拘诸 麦秀两岐 包含熬的成语 包含青的成语 風字旁的字 尸禄害政 几字旁的字 裁酌 章条 斗转参斜 衣字旁的字 名价日重 包含僚的词语有哪些 襧鄂 吹毛索垢 鸟字旁的字 大厦栋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