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45
原文展示: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
碑传门客建,剑是故人留。
陇树烟含夕,山门月对秋。
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十里绛山的幽静,千年流淌的汾水。石碑上记录了来访的客人,留在此地的剑则是故人的遗物。陇山的树木在夕阳下透着烟雾,山门前的月亮映照着秋天的景色。从古至今,名门望族的繁华盛景,最终都化为一片蒿草的荒丘。
注释:
- 绛山:绛色的山,形容山的颜色和环境的幽静。
- 汾水:指汾河,流长而富有历史。
- 碑传:指用碑文记录的事情,碑上所记载的内容。
- 剑是故人留:故人的遗留物,象征着友情和怀念。
- 陇树:陇山的树木,描绘自然环境。
- 烟含夕:黄昏时分的烟雾缭绕。
- 山门月:山门前的月亮,描绘了宁静的夜景。
- 钟鼎盛:指古代的富贵显赫,钟鼎作为古代的礼器象征权势与富贵。
典故解析:
- 钟鼎之盛:源于古代的钟鼎,是古代贵族和权势象征,表达一种盛世的理想状态。
- 故人留剑:诗中剑的象征,寓意着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50年左右,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沈佺期为悼念已故的薛都督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过往繁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秦州薛都督挽词》是一首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友情的珍惜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现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开篇“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展现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永恒。随着诗句的深入,碑文和故人遗剑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友人的挽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陇树烟含夕,山门月对秋”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增添了几分秋天的凄凉,象征着离别与孤独。最后一句“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名门望族繁华过后终究化为尘土的感慨,令人唏嘘。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优美,情感深邃,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使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与友情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绛山幽:描绘了绛山的幽静,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 千年汾水流:表现了汾水的悠久,暗示历史的延续。
- 碑传门客建:提及历史与人文,碑文记录了过往的故事。
- 剑是故人留:象征着友情的延续与怀念,故人的遗物成为情感的寄托。
- 陇树烟含夕:描绘了黄昏时的宁静,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山门月对秋:通过月亮对照秋天,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古来钟鼎盛:引入历史,表现古代的繁华与权势。
- 共尽一蒿丘:将盛世与荒丘对比,揭示人生无常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剑是故人留”比喻友情的留存。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绛山”“汾水”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情感的空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悠久的自然景象与历史遗存,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山:象征幽静与深邃,代表情感的寄托之地。
- 汾水:流动的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 碑: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人们对过往的记忆与尊重。
- 剑:象征着友情与牺牲,寄托着对故人的怀念。
- 烟:代表着离别与思念,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 月:常作为孤独和思念的象征,强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绛山”主要表达了什么?
-
“剑是故人留”中的“剑”象征着什么?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繁华
- B. 人生无常与友情的怀念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沈佺期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上都极为细腻,但沈的情感更加直接和深沉,而王则多了一份悠远的哲思。沈的《秦州薛都督挽词》更强调对友情的怀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对友人的别离,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佺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