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07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霜降的树叶纷纷落下,雀鸟在篱笆上鸣叫;
我上楼后,筋骨强健,能撑得住。
对着花儿举杯畅饮,虽然未曾真正甘心老去,
面上涂抹的脂膏只是在自欺欺人。
无事时也知道你喜欢饮酒,多才的人终究惧怕世俗的束缚。
请看看平时含着酒杯的口,必定有金锤来为我撑着下巴。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苏轼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被后世称为“苏东坡”。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有极高成就,尤以词作著称,开创了“豪放词”的风格。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与饮酒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正值秋冬之交,树叶凋零,正如苏轼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饮酒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这首诗以“霜叶”为引子,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诗人以“对花把酒”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尽管内心清楚“未甘老”,仍旧选择在酒中寻求慰藉。
在“无事亦知君好饮”一句中,诗人感慨朋友的饮酒之乐,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最后,诗人以“金椎”为比喻,既是对饮酒的放纵,也是自我调侃,暗示着对世俗人生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洒脱与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对人事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饮酒情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友谊珍贵的感悟,同时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羁绊的反思,体现了苏轼洒脱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金椎”象征什么?
A. 朋友的祝福
B. 饮酒时的轻松
C. 年龄的增长
“膏面染须聊自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留恋
B. 对衰老的接受
C. 对美丽的追求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