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6:31
供帐洛城边,征辕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
在洛阳城边搭起的帐篷,征途上不应再去攀附别人的马车。
人们在风中醒来,醉饮着酒,马儿在雪中驮过关口。
故乡的旧友如今还有谁在身边?新年之际我却独自未能归还。
遥远的旅人们,或许都认得那身彩衣斑斓的装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historian。其文风清新,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洛阳时,正值新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流转的感慨。
《与谢三学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首句“供帐洛城边”便渗透着一种旅途的孤寂与无奈,身处繁华洛阳,却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接下来的“征辕去莫攀”,则表达了对依附他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强调了自主的价值。在酒与马的意象中,诗人描绘了寒冷雪天中的温暖与生命力,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勇气。
随着诗作推进,诗人更是借“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表达了对故乡与旧友的思念。新年本是团圆的时刻,孤身一人,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温暖人情的渴望。最后一句“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则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似乎在表达对未来旅行者的祝愿与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以思乡与孤独为主线,配合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友情的思念,独立与勇气的追求,以及在新年时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富有浓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府”指的是?
“新年独未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彩衣斑”可能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欧阳修的《与谢三学士》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传递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