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竹》

时间: 2025-04-30 09:42:47

诗句

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2:47

原文展示:

石竹 张耒 〔宋代〕 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白话文翻译: 真正的竹子并不华丽,而你却独占暮春的艳丽。何妨让儿女们眼中,认为你胜过经霜的竹子。世上没有王子猷那样的人,怎会有真正懂得竹子的人呢?你灿烂地自持着,时常被人称赞。

注释:

  • 真竹:指真正的竹子,通常指竹子的朴素自然之美。
  • 尔:指石竹,一种花卉。
  • 艳暮春:在春天末期显得特别艳丽。
  • 儿女眼:指普通人的眼光。
  • 霜筠:经霜的竹子,比喻坚韧不拔。
  • 王子猷: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爱竹著称。
  • 粲粲:灿烂的样子。
  • 好自持:很好地保持自己的特性。
  • 此君:指石竹。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石竹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王子猷”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爱竹著称,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诗中,“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一句,既表达了对石竹艳丽之美的赞赏,也隐含了对传统竹子朴素美的反思。诗人通过“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进一步强调了石竹的美,认为它在普通人的眼中甚至胜过了坚韧的霜竹。最后两句“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则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同时也赞美了石竹的独特之美。

诗词解析:

  • 首句“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通过对真竹和石竹的对比,突出了石竹的艳丽。
  •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用普通人的眼光来评价石竹,强调了其美的普遍性。
  •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
  •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赞美了石竹的独特之美,并暗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真竹和石竹的对比,突出了石竹的艳丽。
  • 拟人:将石竹拟人化,赋予其自持和受欢迎的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石竹:象征着艳丽和独特之美。
  • 真竹:象征着朴素和自然之美。
  • 霜筠:象征着坚韧和传统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子猷”是谁? A. 宋代诗人 B. 东晋文学家 C. 唐代画家 D. 明代书法家 答案:B

  2. 诗中的“尔”指的是什么? A. 真竹 B. 石竹 C. 霜筠 D. 王子猷 答案:B

  3. 诗中“粲粲好自持”形容的是什么? A. 真竹 B. 石竹 C. 霜筠 D. 王子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竹石》: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石竹》与苏轼的《竹石》: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思了传统审美观念,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相关查询

寄邹希圣兄弟 木犀 雪中雪坡十忆 别西湖 送郑编修 瑞鹤仙 道中即事 题华严寺 友山李道士抱琴来为予作三曲请诗各为之操· 昼步江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林下风气 郁猗 皿字底的字 川字旁的字 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机观变 玄字旁的字 山穷水尽 臿息 光复旧京 轻动干戈 无翼鸟 包含龆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异宝奇珍 包含郎的成语 温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