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37
峡江清空峡雨急,寒声夜半萧潇发。
玻璃盆面跳万珠,一颗一声清入骨。
梦中搔首起来听,听来听去到天明。
一生听雨今头白,不识春江夜雨声。
峡江的天空清澈,峡谷中的雨声急促,
寒冷的声音在夜半时分萧萧而发。
玻璃盆的表面跳动着万颗雨珠,
每一颗都伴随着清脆的声响直入骨髓。
梦中我辗转反侧起来倾听,
听来听去直到天明。
我这一生听雨如今已白发苍苍,
却不曾识得春江夜雨的声音。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感受,常以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视角表达个人情感。
《光口夜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体悟。背景中常有孤独、思索的情感,通过雨声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光口夜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感知。开篇以“峡江清空峡雨急”引入,形象地刻画了峡江夜雨的急促与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紧张的氛围。接着通过“寒声夜半萧潇发”,进一步增强了夜的寒冷与孤寂,仿佛让人感受到那清冷的雨声带来的心灵震撼。
“玻璃盆面跳万珠,一颗一声清入骨”,诗人在此处运用了细腻的比喻,通过对雨滴声响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雨声的清脆和深远。接下来的“梦中搔首起来听”则表现了诗人对雨声的执着与思索,雨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最后两句“一生听雨今头白,不识春江夜雨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纵然听了无数次雨,却未曾真正体会到春江夜雨的声韵。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深刻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夜雨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深刻联系,同时也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光口夜雨》的作者是?
诗中“玻璃盆面跳万珠”的意思是?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