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00
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
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
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
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
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慰相思。
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
仓公华佗何必奇。
这首诗写的是医者的身份与能力。许多医家虽然有名,像许靖那样,也只是表面上的风光。真正的医者,像孟君一样,能在危急时刻救死扶伤,而那些表面上看似有医术的人,实际上却不能识别医学经典,也不能医治病痛。虽说一颗药丸可以救命,但很多医者却常常面对绝症而无能为力。荆溪的医者并不稀奇,但我孩子的生命却如同薄弱的丝线。孟君能在轻松的谈笑间救人于危难,我的孩子在他手中得以复生。我即将启程前往江西,孟君来送我离开荆溪。赠别的诗句虽只有七个字,却是满怀珍重,惦念彼此情思。将来若再提起荆溪的神医,除去我这位孟君,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仓公与华佗又何必多加赞美。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诗词常富有哲理,具有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孟君分别之际,表达了对这位优秀医生的崇敬与感激。孟君在诗中的形象是一个能带给病人希望与生命的良医,反映了诗人对医学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在结构上较为自由,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医者的不同。作者通过与许多医者的对比,突显了孟君的独特价值。诗中反复提到的“命”字,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表明了诗人对亲人生命的深切关怀。尤其是“谈笑能起死”一词,生动描绘了孟君的医术高明,仿佛在轻松的交流中便能化解生死之际的危机。诗的最后,虽只有七字赠别,却浓缩了深厚的情谊,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对孟君的深切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优秀医者的崇敬,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朋友深厚情感的铭记。诗中通过对医术的探讨,反映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医”是谁?
A. 仓公
B. 孟君
C. 华佗
D. 许靖
诗中表现的生命观是怎样的?
A. 生命脆弱
B. 生命强大
C. 生命无常
D. 生命循环
诗人在诗中希望孟君如何?
A. 长生不老
B. 珍重自我
C. 忘记过去
D. 早日康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两首诗风格各异,却都深刻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