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21:07
临江仙(壬戌岁生日书怀)
辛弃疾
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
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
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
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辛弃疾在六十三岁生日时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与反思。他回顾过去的六十三年,感到许多事情难以追悔,意识到六十二年中的许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今天的时光是重要的,但未来的日子又会引发新的思考。诗中提到酒是他面对生活的一种解脱,他不再希望在过后才明白人生的道理。从今往后,他不想再像去年那样过日子,尽管生病,他仍然留客饮酒,并在醉中作诗。
辛弃疾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思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命和时间的认识,暗合了“岁月不饶人”的主题。此外,酒作为一种消愁解闷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反映了文人对生命苦短的无奈。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辛弃疾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六十三岁生日所作,正值晚年,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经历了许多战争与政治风波后,他对人生的思考显得更加成熟和沉重。
辛弃疾的《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生日感怀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六十三年的经历,犹如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河流,诗人对此感到无奈与惋惜。开篇的“六十三年无限事”,即刻引入了读者对时间的反思,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每一年都满载着无法重来的经历与教训。
在感叹往事的同时,诗人也意识到,“已知六十二年非”,这意味着他在过去的生活中犯下了许多错误。对自己过往的反思并非出于懊悔,而是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更加明智地生活。他以“少是多非惟有酒”将酒作为一种解脱的象征,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酒不仅是消愁的工具,更是他与朋友交流的媒介。
最后,辛弃疾以“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结束,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病痛之中,他仍然选择与友人共饮,醉中作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可能。
整首诗围绕着对时间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活中的豁达与洒脱,尽管人生充满了不可追悔的选择,但在面对现实时,仍要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辛弃疾的《临江仙》是在哪个年龄写的?
诗中提到的“酒”象征着什么?
诗人希望今后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