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34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
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金谷的宫殿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绿意盎然,微寒的天气使得嫩芽畏惧春风的侵袭。博山的微风透过温暖的熏笼,小楼里春色迷人,幽梦伴随着雨声轻轻响起。何时才能见到别浦的鲤鱼,难以寄出的锦书恨意重重。去年在海棠花下的相遇,想必如今已是各自消瘦,忍泪寻找那残留的花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词人和抗金英雄。他的词风雄浑激昂,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金兵侵扰南宋时期,表现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这首《临江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通过“金谷无烟宫树绿”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然而紧接着的“嫩寒生怕春风”却暗示了自然界的脆弱与不确定,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焦虑。博山的熏香与小楼的春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却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别浦鲤鱼何日到”则传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锦书的重重恨意更是体现了情感的深重与难以言表的痛苦。最后,回忆起去年与海棠花下的相逢,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忍不住寻觅那已逝的美好,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及历史的深刻体悟,是辛弃疾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锦书”指的是什么?
A. 信件
B. 书籍
C. 日记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谷”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的“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辛弃疾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共同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