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时间: 2025-05-06 15:39:15

诗句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39:15

原文展示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作者: 元稹

可怜三月三旬足,
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
不曾春尽不归来。


白话文翻译

可怜三月已经结束,
我怅然地望着江边的驿台。
想必孟光今天也会说:
如果春天没尽,何以归来?


注释

  • 可怜:可惜、可怜。
  • 三月三旬:指三月的三分之一,意即三月已尽。
  • 怅望:怅然地望着,表示一种惆怅的心情。
  • 驿台:古时设立在驿道上的邮驿台,供驿马和行人休息。
  • 孟光:指汉代的孟光,因丈夫不归而常常怀念,他的故事常与离别相联系。
  • 今日语:指如今的言辞、情感。

典故解析

  • 孟光:孟氏之妻,因丈夫孟尝君在外漂泊而常感孤独,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忧伤。其故事体现了古代对忠贞爱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朴,号醉吟,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其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语言平易,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稹对友人的思念之际,正值三月之末,春意渐渐消散,诗人通过对驿台的眺望,表达对友人和春天的留恋与惆怅。


诗歌鉴赏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是一首表现离愁别绪的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结束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可怜三月三旬足”引入,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也是对离别的无奈。接着,诗人“怅望江边望驿台”,这个画面既有自然的美,又承载了人情的冷暖,驿台的存在象征了远行与归来,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料得孟光今日语”引入了历史典故,诗人在此处设想孟光的心情,暗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最后一句“春尽不归来”则是对春天与离别的直白表达,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对友人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将思念与离愁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细腻的把握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三月三旬足:诗人感慨三月已经结束,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 怅望江边望驿台:诗人站在江边,眼望驿台,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绪。
  • 料得孟光今日语:联想孟光,暗示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与思考。
  • 不曾春尽不归来:春天未尽,友人未归,表达了对再相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怅望江边望驿台”中“怅”和“望”的对称,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驿台比喻为心灵的寄托,体现了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思念与离愁展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月:象征春天,代表着美好与生机。
  • 驿台:传递信息与相聚的象征,承载着离别与思念。
  • 江边:自然景观,映射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光”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代的诗人
    B. 汉代的忠贞妻子
    C. 汉代的将领
    D. 汉代的商人

  2. 诗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 A. 可爱的
    B. 可惜的
    C. 可悲的
    D. 可贵的

  3. “怅望江边望驿台”中,“怅”字的意思是: A. 期待
    B. 惆怅
    C. 高兴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离骚》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离别诗作,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和时光流逝的惋惜,但元稹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白居易则偏重于直白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休洗红 猛虎行 听颖师琴歌 相和歌辞。上云乐 神弦 河阳歌 五粒小松歌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感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而不办 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诞基 磨揉 天闱 日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包含驴的词语有哪些 一举两全 长字旁的字 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遐迩著闻 包含志的词语有哪些 纸灰 同声异俗 包含怠的成语 梯愚入圣 请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