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

时间: 2025-04-24 02:31:39

诗句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

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

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31:39

原文展示: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
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
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赵侍郎的哀悼与惋惜。诗中提到:西方的病症已经到了难以救治的地步,人们都推崇仓扁这样的名医。可惜当局的反应太晚了,又有谁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呢?当公在世时,民众仍对他抱有希望,而他一去世,事情却变得更加危急。忠诚的灵魂千秋永存,近来有紫岩(指的是他生前的知己)能够理解这一切。

注释:

  • 膏肓:指心脏,形容病重的地方。
  • 仓扁:古代著名的医生,象征着医术高明。
  • 厉阶:指当局、政府。
  • 忠魂:指忠诚的灵魂,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 紫岩:指赵侍郎生前的知音,象征知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畏,号天池,生于南宋时期。为官清白,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关注与对士人的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侍郎去世之际,诗人因其忠诚和对人民的贡献而感到惋惜,表达了对亡者的敬仰和怀念。

诗歌鉴赏: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是一首抒发哀悼之情的诗作,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描写,展示了因赵侍郎逝世而引发的社会忧虑和对其忠诚的追思。诗中“西證膏肓急”,利用医学的比喻,表现了当时政局的危急,暗示在赵侍郎去世后,社会的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而“惜哉当局晚”则表达了对当权者行动迟缓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时政的关心。最后以“忠魂千古在”来强调赵侍郎的忠诚及其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性,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寻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證膏肓急:西方的病情已经到了紧急的地步。
  2. 人推仓扁医:人们希望能有像仓扁这样的名医来救治。
  3. 惜哉当局晚:可惜当局反应得太晚了。
  4. 为此厉阶谁: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承担起责任呢?
  5. 公在民犹望:在世时,民众仍对他抱有希望。
  6. 公亡事转危:他一去世,事情反而变得更加危险。
  7. 忠魂千古在:忠诚的灵魂将永存千古。
  8. 近有紫岩知:近来有紫岩(知己)能够理解这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政治危机比作病重,强调其严重性。
  • 对仗:如“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侍郎的追思,反映了对忠诚与责任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这种情感基调贯穿始终,折射出诗人对政治的敏感和对忠诚信念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膏肓:象征人的生命脆弱与政治的危机。
  • 仓扁:象征智慧与医治,代表着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 忠魂:象征忠诚与理想,表现对逝者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侍郎的病重比喻了什么?

    • A. 个人的死亡
    • B. 政局的危机
    • C. 医术的高明
    • D. 时代的变迁
  2. “公在民犹望”中的“公”指的是谁?

    • A. 权臣
    • B. 赵侍郎
    • C. 医生
    • D. 诗人
  3. 诗中提到的“紫岩”代表什么?

    • A. 知己
    • B. 不幸
    • C. 医生
    • D. 政府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然而李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忠诚和责任感,而杜诗则体现了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悲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李曾伯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山道中有感二首 苦早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王岩起乐斋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次韵徐持志见寄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留题鉴远楼三首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漏泄春光 匹练 不知藋蕫 排兵布阵 周瑜打黄盖 旡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走回头路 靑字旁的字 包含痔的词语有哪些 抬驾 身体发肤 扶东倒西 包含伦的词语有哪些 不得其所 包含涂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