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史》

时间: 2025-05-10 06:05:08

诗句

男子胸中正要奇,立京能立太平基。

君王玉钺无穷恨,千载茫茫谁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5:08

读史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男子胸中正要奇,
立京能立太平基。
君王玉钺无穷恨,
千载茫茫谁复知?

白话文翻译:

这位男子心中正想有所作为,
如果能够在京城立下太平的基础。
然而君王的权杖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怨恨,
千年之后,谁还能知道这些呢?

注释:

  • 男子:指有志之士或英雄豪杰。
  • 胸中正要奇:胸怀壮志,想要成就伟业。
  • 立京:在京城建立事业或政治基础。
  • 太平基:指安定太平的基础。
  • 玉钺:象征君主的权力与威严。
  • 无穷恨:无尽的怨恨与悲哀。
  • 千载茫茫:千年之后的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 京城:指的是古代的都城,如宋代的汴京。
  • 玉钺: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统治。
  • 诗中提到的“千载茫茫”表明历史的不可知性,反映了陆游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人中少数没有被朝廷重用的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势日衰,陆游心中充满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人民苦难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在《读史》中,陆游以一位志士的视角,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诗的开头提到“男子胸中正要奇”,展示了一个有志之士的雄心壮志。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即便有志向,立足于京城,但君王的权杖却带来无尽的怨恨,这表明权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千载茫茫谁复知”,更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苍茫与无情,许多事情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留下的只有失落与无奈。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的沉重,表现了陆游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男子胸中正要奇”:表现出有志之士的豪情壮志,渴望成就伟业。
    • “立京能立太平基”:指希望在京城建立安定的基础,显示出对国家的关怀。
    • “君王玉钺无穷恨”:指君主的权力带来的无尽怨恨,暗示对统治者的不满。
    • “千载茫茫谁复知”:历史的无情,令人感叹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立京”与“太平基”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玉钺象征君权,承载着权力的悲哀与历史的无情。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无情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男子:象征有志之士,渴望改变现状的人。
  • 玉钺:象征权力与统治,反映对君主的批判。
  • 千载茫茫:表现历史的不可知,强调对过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男子”指代的是: A. 君主
    B. 有志之士
    C. 普通百姓
    答案:B

  2. “玉钺无穷恨”中的“玉钺”象征: A. 财富
    B. 权力
    C. 知识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千载茫茫”是指: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无情
    C. 当下的繁荣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毛泽东)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杜甫则表现出对现实苦难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褚县丞韵 丁亥沔阳春时即事简吴叔永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醉蓬莱(寿别制垣) 定花阻风五首 和刘疏轩雪堂韵 醉蓬莱(代寿昌州守叔祖)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满江红·推枕闻鸡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溷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连屯 侏儒一节 鸟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市掾 楚氛甚恶 包含捆的词语有哪些 如履薄冰 鼎字旁的字 养生送死 彭聃 雄鬼 手字旁的字 弹空说嘴 惊叹不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