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42
茅瞻竹阁枕回溪,
柳外平桥拍水低。
在藻白鱼知鹭下,
穿林黄雀觉蝉嘶。
我在茅屋的竹阁中,依靠着回旋的溪水;
在柳树外的平桥上,水面轻轻拍打着,声音低沉。
在水藻间,白色的鱼与鹭鸟相伴而下;
穿过树林,黄雀在啁啾,似乎听到了蝉的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自然景象,如溪水、柳树、黄雀和蝉,皆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潘大临,字子安,号石山,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潘大临隐居田园时期,正值四季更替之际,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四季画面,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美。首句“茅瞻竹阁枕回溪”,诗人以茅屋和竹阁作为背景,设置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回溪的蜿蜒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宁静。接着“柳外平桥拍水低”,描绘了桥外的柳树与平静的水面,水面轻轻拍打,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低语。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水中的白鱼和岸边的鹭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最后“穿林黄雀觉蝉嘶”,黄雀与蝉的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动态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来表现生活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