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时间: 2025-05-02 03:05:42

诗句

茅瞻竹阁枕回溪,柳外平桥拍水低。

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42

原文展示:

茅瞻竹阁枕回溪,
柳外平桥拍水低。
在藻白鱼知鹭下,
穿林黄雀觉蝉嘶。

白话文翻译:

我在茅屋的竹阁中,依靠着回旋的溪水;
在柳树外的平桥上,水面轻轻拍打着,声音低沉。
在水藻间,白色的鱼与鹭鸟相伴而下;
穿过树林,黄雀在啁啾,似乎听到了蝉的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1. 茅瞻:茅草搭建的房屋,瞻望。
  2. 竹阁:用竹子搭建的阁楼。
  3. 回溪:蜿蜒曲折的溪水。
  4. 柳外:柳树的外侧。
  5. 平桥:平坦的桥。
  6. 拍水:水面受到波动的声音。
  7. :水中生长的植物,通常指水草。
  8. 白鱼:水中生长的白色鱼类。
  9. 知鹭:知道有鹭鸟在水边。
  10. 黄雀:一种鸟,通常在树林中鸣叫。
  11. 蝉嘶:蝉在叫,发出微弱的声音。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自然景象,如溪水、柳树、黄雀和蝉,皆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字子安,号石山,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潘大临隐居田园时期,正值四季更替之际,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四季画面,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美。首句“茅瞻竹阁枕回溪”,诗人以茅屋和竹阁作为背景,设置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回溪的蜿蜒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宁静。接着“柳外平桥拍水低”,描绘了桥外的柳树与平静的水面,水面轻轻拍打,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低语。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水中的白鱼和岸边的鹭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最后“穿林黄雀觉蝉嘶”,黄雀与蝉的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动态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瞻竹阁枕回溪: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强调了与自然的亲近。
  • 柳外平桥拍水低:通过声音的描绘,烘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在藻白鱼知鹭下:描绘了水中生物的和谐共处,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 穿林黄雀觉蝉嘶:通过鸟鸣与蝉声,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生动的自然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拍水低”,通过声音描写自然的节奏。
  • 拟人:将水面拍打与诗人的感受相联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全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语言更加优美流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茅屋: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2. 竹阁:代表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3. 溪水:流动的生命象征。
  4. 柳树:柔美、柔和的象征。
  5. 白鱼与鹭鸟:和谐共存的自然生物。
  6. 黄雀与蝉: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

    • A. 城市
    • B. 田园
    • C. 海洋
    • D. 沙漠
  2.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什么?

    • A. 燕子
    • B. 黄雀
    • C. 画眉
    • D. 麻雀
  3.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来表现生活的宁静?

    • A. 风
    • B. 雨
    • C. 水面
    • D. 山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 by 杜甫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潘大临的诗作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山水的宏伟与壮丽,而潘大临则着重表现生活的细腻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宋诗三百首》
  3. 《古诗文赏析》

相关查询

赋得檐燕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送令狐明府 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 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 田家作 山中五咏。远山 春思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遒密 伸吭 说东忘西 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从一以终 弓字旁的字 经程 竖心旁的字 盐酢 止字旁的字 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挈榼提壶 包含步的成语 稚颜 昏垫之厄 剜心裂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