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得陶遗书,却寄》

时间: 2025-05-02 12:43:22

诗句

湖海元龙豪气尽,犹能问讯何如。

长安争逐丽人车。

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

忼慨头颅行万里,男儿也声閒居。

当年盟约总成虚。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22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得陶遗书,却寄
作者: 汪东 〔清代〕

湖海元龙豪气尽,犹能问讯何如。长安争逐丽人车。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忼慨头颅行万里,男儿也声闲居。当年盟约总成虚。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感慨。即使曾经的豪情壮志已经消逝,仍然想要问候昔日的朋友;在长安,世人争相追逐名利与美色,然而生活的真谛却是草草而过,春天的美好也是可以慢慢享受的。诗人感慨即使身处万里之外,心中仍有豪情壮志,但现实却让人感到闲散。曾经的约定如今已成虚无,期待朋友归来,却只能像病中的鹤那样无奈,而自己则像书中的鱼,孤独而无奈。

注释:

  • 湖海元龙: 指豪气蓬勃的年轻人,元龙意指伟大的龙,典喻英雄。
  • 问讯何如: 问候的意思,指作者对友人的关心。
  • 长安争逐丽人车: 长安城中,人人争相追逐美丽的女子与名利。
  • 草草: 匆匆忙忙,形容世态炎凉。
  • 忼慨: 指激昂的情绪或豪情。
  • 盟约: 过去的约定或誓言。
  • 病鹤: 形容衰弱的状态,暗指作者的老去与无奈。
  • 书鱼: 指用书信来传达情感,书中的鱼比喻孤独。

典故解析:

  • 陶遗书: 指陶渊明的遗书,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隐士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而富有哲理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湖海豪情的回忆,以及对长安繁华的叹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就以“湖海元龙豪气尽”开场,便展现出一种曾经的豪情现今的消逝。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年轻时的壮志未酬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唤起读者的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诗人感慨世情的草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友人的关心。这种情感在“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的句中达到高潮,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等待和深深的无奈。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充满了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海元龙豪气尽”:湖海中的英雄气概已然消失,暗指对过去的怀念。
  • “犹能问讯何如”:即使失去豪情,仍然关心朋友的安危。
  • “长安争逐丽人车”:描绘长安繁华的景象,人们忙于追逐名利。
  • “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世事匆忙,春天的事物却可慢慢品味,暗含对生活的反思。
  • “忼慨头颅行万里”:即使心中有豪情,实际行动却受限。
  • “男儿也声闲居”:形容男性在闲暇之中的无所作为。
  • “当年盟约总成虚”:昔日的承诺如今已成空谈。
  •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期待朋友归来,却只能以书信寄托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曾经的豪情与现在的无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自己比作“书中的鱼”,形象生动,传达了孤独感。
  • 排比:整首诗中多次出现的“问讯”、“争逐”、“草草”等,增强了语气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淡然,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 象征着壮阔的理想与抱负。
  • 长安: 代表繁华与喧嚣的社会。
  • 春事: 代表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 病鹤: 代表老去与无奈的状态。
  • 书鱼: 代表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汪东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长安争逐丽人车”中“丽人”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人
    • B. 美丽的风景
    • C. 美丽的诗歌
    • D. 美丽的车子
  3.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与无奈
    • B. 兴奋与快乐
    • C. 骄傲与自信
    • D. 忧伤与愤怒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现隐逸生活的理想,与《临江仙》的情感有相通之处。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汪东的《临江仙》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汪东则更显得沉思与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陶渊明与隐士文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次王昭仪驿壁韵 满江红·瓜尔佳镇青侍郎 满江红·雨後晴初 满江红 凉夜 满江红 鸦 满江红九首 其五 满江红 满江红 寿康平章用臣 满江红 其六 思隐 满江红 秋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竟世 刀字旁的字 菑畬 包含架的词语有哪些 言结尾的成语 砑纸 醒骨真人 包含凰的词语有哪些 破绽百出 颠委 趋利避害 金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晏开之警 珠泽 虎字头的字 火烛银花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