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

时间: 2025-05-01 19:14:22

诗句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4:22

原文展示: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
作者: 韩翃 〔唐代〕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官员李舍人,他在二十岁时已经成名,这在同龄人中是非常少见的。李舍人将要离开京城,带着妻子回到江东,去谒见父母。夜晚的月光照耀着孤独的烛光,秋风轻轻试探着衣服的温度。他们乘着小舟在楚水上行驶,来回的速度就如飞一样快。

注释:

  • 青宫吏:指年轻的官员。
  • 陆郎:指陆机,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中提及他是为了强调成就。
  • 谢娘:指李舍人的妻子。
  • 孤烛:孤单的蜡烛,象征着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 夹衣:指在秋风中试探衣服的厚度。

典故解析:

  • 陆郎:陆机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诗人用他作为参照,强调李舍人的成就。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历史上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仲明,生于盛唐时期。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风格清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李舍人之际,表现出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李舍人带着家人回乡,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诗人以此抒发对李舍人前途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二十青宫吏”入手,突出了李舍人年轻有为的身份,接着通过“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描绘出他带着妻子回乡的情景,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夜晚的孤烛和秋风则恰如其分地渲染了送别时的孤寂与思念,表现出送别者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李舍人前途的光明与迅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婉约与含蓄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青宫吏:描写李舍人年轻的身份与成就。
  2. 成名似者稀:强调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3. 承颜陆郎去:提到陆机,意在与李舍人相提并论,增加其成就感。
  4. 携手谢娘归:描绘李舍人与妻子共同返回故乡的场景。
  5. 夜月回孤烛:营造送别时的寂静氛围。
  6. 秋风试夹衣:表现季节的变化,暗含送别的忧伤。
  7. 扁舟楚水上:描绘他们乘舟行驶的情景。
  8. 来往速如飞:表达了他们前行的迅速与轻松,象征美好未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意象:如“夜月”、“孤烛”、“秋风”等,营造出幽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宫吏:象征年轻和希望。
  2. 孤烛:象征孤独与寂寞。
  3. 秋风:象征变化与愁绪。
  4. 扁舟:象征自由与希望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舍人几岁成名?

    • A. 十八
    • B. 二十
    • C. 二十五
    • D. 三十
  2. 诗中提到的“陆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陆游
    • B. 陆机
    • C. 陆贞
    • D. 陆明
  3. 诗中“孤烛”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激动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同样描绘友情与送别之情。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

诗词对比:

  • 韩翃与李白的作品中,都有对友人的送别,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韩翃则更为细腻,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寄人 送郑州邵资政 杂诗五首 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 喜寒 闰正月十一日吕殿丞寄新茶 胡太傅挽词二首 其一 送韩玉汝使两浙 羁游 送关彦远赴江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施效颦 劁折 前结尾的成语 鼓歌 辛字旁的字 犬吠之警 慈悲为本 一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鼎铛玉石 单耳刀的字 思综 风移俗改 避阱入坑 心问口,口问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