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6:55
初春
陆游 〔宋代〕
谁把鹅黄染柳丝,似催邻曲蹋青期。
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
朝雨池塘光潋灩,暮烟楼观碧参差。
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
谁把鹅黄色染在柳枝上,仿佛是在催促邻家的乐曲来踩青。
我已忘记了万里封侯的志向,却只记得千次爬树的时光。
清晨的细雨洒在池塘上,波光潋滟;傍晚的烟雾笼罩着楼观,层峦叠嶂。
紫姑想要问我,却又停住了脚步,人生的事从来都是心里自知。
“封侯”是古代对于获得封赏的称谓,常用以表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在古代文人中,有志于仕途的理想常常被提及。而“紫姑”则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宁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身世坎坷,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初春》写于陆游晚年,正值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借春天的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往昔的回忆与当下的感慨。此时的陆游已不再年轻,功名利禄的追求已淡化,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初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往青葱岁月的追忆。首联以“谁把鹅黄染柳丝”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柳树新芽的颜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似催邻曲蹋青期”则将春天的气息与邻居的乐曲相联系,营造出温馨而和谐的氛围。
随后的两联中,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理想与经历,感叹“已忘万里封侯志”,显示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无奈;而“但忆千回上树时”则透露出对纯真童年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诗人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逐渐明白,真正重要的或许是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无遗,紫姑的提问象征着对人生的探索,而诗人却选择了沉默,指向了人生的复杂与深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初春的美好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人在经历了荣华富贵的追求之后,最终选择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诗中“鹅黄”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绿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白色
诗人对过去的追求态度是什么?
A. 渴望
B. 忘却
C. 拥抱
D. 反感
“紫姑欲问还休去”中的紫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智慧
D. 美丽
《春晓》(孟浩然)
主题相似,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同样运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象征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