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颂·桓》

时间: 2025-05-02 05:48:00

诗句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00

原文展示: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白话文翻译:

安定万国,年年丰收。天命没有改变,伟大的武王仍在。保卫他的士人,安定四方,建立自己的家族。向天昭示,皇上以此为凭。

注释:

  1. :安定,平和。
  2. 万邦:众多国家,指各方诸侯。
  3. :多次,频繁。
  4. 丰年:丰收的年份。
  5. 匪解:没有改变,不是解除了。
  6. 桓桓:伟大,雄壮的样子。
  7. 保有:保卫,守护。
  8. 厥士:他的士人,指忠诚的臣子。
  9. 克定:安定,建立。
  10. 昭于天:向天显明,表明某种意志或行为。
  11. 皇以间之:皇帝以此为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为《周颂》中的一篇,作者身份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周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其文化和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周朝,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武王以及周朝统治的赞美,旨在激励士人忠诚于国家,保卫家族。

诗歌鉴赏:

《周颂·桓》是一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颂歌,展现了周朝统治者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首句“绥万邦,屡丰年”直接点明了统治者的目标——实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种安定不仅关乎国家的强盛,还有对民众生活的直接影响。诗中提到的“桓桓武王”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亦是对理想统治者的呼唤。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人通过对武王的称颂,提醒统治者要铭记自己的使命,保卫国家,安定百姓。此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绥万邦,屡丰年":意味着国家安定,人民年年丰收,体现了统治者的成就。
  •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强调武王的伟大及其天命未变,显示出对武王的崇敬。
  •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意指统治者要善待和保卫自己的臣子,以此来稳固政权。
  • "克定厥家":不仅是对国家的安定,也是对自身家族的期望。
  •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通过向天昭示,来表达对皇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音韵和谐,文辞优美。
  • 夸张:用“桓桓”形容武王,突显其伟大与崇高。

主题思想:全诗强调了安定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武王的敬仰及对忠诚士人的期许,反映了周朝的政治理念与文化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邦:象征国家的广阔与统一。
  • 丰年:象征富饶与和平。
  • 武王:象征英明的领导者与正义的统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绥万邦”意指: A. 安定万国
    B. 侵略万国
    C. 分裂万国

  2. 诗中提到的“桓桓武王”是指: A. 一位普通的王
    B. 伟大的统治者
    C. 失去权力的王

  3. “克定厥家”中的“克定”可以理解为: A. 破坏
    B. 安定
    C. 争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颂·清庙》:同样是对周朝的颂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 《诗经·小雅》:包含了对周朝社会生活的描绘。

诗词对比

  • 《楚辞·离骚》:与《周颂·桓》在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前者更多展现个人情感的挣扎,而后者则强调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参考资料:

  • 《诗经》相关注释书籍
  • 先秦文学研究资料
  • 周朝历史与文化背景书籍

相关查询

山花子·春愁 渡易水 题一钱太守庙 历下亭 访钱箨石阁学留坐四照楼却赋一律即呈箨石 游马蹄寺 和榴皮题壁韵 答东阿王诗 早夏阳羡山中病起有怀汉陂舅李宾父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处殊途 功德兼隆 手中败将 牛字旁的字 扫眉才子 耳字旁的字 包含婶的词语有哪些 誉说 妆局 奶子酒 托公报私 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闪亮登场 氏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量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