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24:26
原文展示: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 其二 李攀龙 〔明代〕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应该怜惜长安城中明亮的月光,整夜倚窗远望万里之外。秋水初现,仿佛与湖面相连,白云依旧,带来官署中的寒意。乌鹊绕枝,星光与霜色交织,一曲关山之歌,道出了旅途的艰难。这种兴致,庾公也曾不浅,南楼的参佐们又有几人能共享这份欢乐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七言律诗。此诗为题赠少方伯徐公之作,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为题赠少方伯徐公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明月、秋水、白云等意象,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旅途艰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应怜明月满长安”一句,既表达了对明月的怜爱,也暗含了对长安的思念。“永夜凭轩万里看”则进一步以明月为媒介,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对秋水、白云、乌鹊、星霜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对旅途艰难的感慨。最后两句借用庾公的典故,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旅途艰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旅途艰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应怜明月满长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长安 B. 明月 C. 秋水 D. 白云
诗中“永夜凭轩万里看”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之情? A. 长安 B. 明月 C. 友人 D. 官署
诗中“秋水乍疑湖外合”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凄凉 C. 热闹 D. 温暖
诗中“白云犹似署中寒”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长安 B. 明月 C. 旅途艰难 D. 官署
答案:1. B 2. C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