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42
万历乙卯天行酷,齐城八百付荼毒。
虐魃驱将火云飞,烧尽荒原无半菽。
这首诗写于万历乙卯年,天灾横行,齐城的八百里土地都被灾害所侵袭。恶劣的天气使得火云骤起,焚烧干枯了所有的土地,连一颗豆子也无法存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景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汝谦,号惭愧居士,主要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社会状况,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灾害,反映了社会的不安与人民的苦难。这一时期的灾害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加剧了民众的生存困境。
范景文的《乙卯十九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苦痛。全诗以“万历乙卯天行酷”开篇,直白而有力地点出了主题: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给生灵带来的无尽苦难。接着“齐城八百付荼毒”,以齐城的广阔土地为例,生动地描述了灾害的广泛影响。
“虐魃驱将火云飞”一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结合,使得诗中的灾害更具形象感。火云的飞舞象征着无情的干旱,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最后一句“烧尽荒原无半菽”则是高潮,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到绝望与无奈,生动地描绘了荒芜的景象,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脆弱关系。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灾难的惨烈,表达了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苦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灾害的控诉和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揭示了在天灾面前人类的无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乙卯十九首》是在哪一年创作的?
A. 1619年
B. 1620年
C. 1618年
D. 1621年
诗中提到的“虐魃”代表了什么?
A. 和平的神灵
B. 带来干旱的神
C. 丰收的象征
D. 水神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个人情感
B.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