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1:42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向往与人世间的感慨。诗中提到在山中仰望日头,长安的繁华似乎遥不可及;归来时再看山峰,岁月变迁令人感伤。伴随着管弦乐声的散去,宾客也已离去,只有马埒旁的金泉依旧存在。尽管渥洼的地方千里之外,依然想要拥抱风雪的轻盈。隐居于华屋中,享受枣脯的生活,十年来一直在龙旗下俯仰。因病而瘦,似乎是在承受天命的折磨。风流的文采虽未磨灭,水墨画的魅力却与诗歌争妍。画山的人何必在山中,田歌的传唱自古不是为了知田。郑虔的三绝中君有二,笔力挽回三百年。想要将岩谷的美丽描绘得乱窈窕,眉峰修长的姿态更胜过美人。人间何有春梦,人生将老如蚕的三次蜕变。山中幽静难以久留,最终要在平地上安居,成为仙人。能让水石长在眼前的人,非君好我当谁缘。希望君子终不忘在莒地,乐时再赋《囚山篇》。柳子厚曾写有《囚山赋》。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豪放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生活境遇艰难,然而心中依然怀有对山水的热爱与感慨,通过描绘山水与人生哲理,表达自我情感。
这首诗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挣扎与反思。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了人们向往的繁华,而山水则象征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逸。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与自然的奇妙。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苏轼以“人间何有春一梦”来表达对人生虚幻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浮沉后,诗人选择隐居于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最终达到了对生命的豁达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山水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选择隐居山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