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6: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58:22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辽阳出发,远行万里,途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回程时车轮没有淹没在车辙中,身上沾满了雨雪。行路时感到日月似乎飞快地流逝,坐下休息时又感到路途漫长。只要不再征戍,心中的重压便会消散,仿佛暗淡的镜子重新焕发光彩。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在漫长征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常见于古代游子诗作中,与《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之情感相似。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少游,生于今陕西。王建以其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常表达旅途中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远征归》创作于王建的征途之中,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因战乱而离乡背井的普遍现象。
《远征归》是一首抒发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漫长旅途带来的疲惫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首句“万里发辽阳”直接交代了诗人的出发地与远行的距离,给人以辽远之感。接着“处处问家乡”,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回程中的“回车不淹辙”则暗示了诗人尽管身处艰难,却始终保持着回归的决心。“雨雪满衣裳”描绘了旅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进一步渲染了艰辛的旅途。在“行见日月疾”中,日月的流逝似乎加重了游子的焦虑,而“坐思道路长”则表现出对归途遥远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表达了只要不再征戍,心中重压便会消散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战乱生活的无奈。
诗人从哪个地方出发?
诗中提到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王建的《远征归》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建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与思乡的深切,而李白则突出夜晚的孤独与静谧。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故乡情感的共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