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远征归》

时间: 2025-07-30 06:58:22

诗句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58:22

原文展示: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辽阳出发,远行万里,途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回程时车轮没有淹没在车辙中,身上沾满了雨雪。行路时感到日月似乎飞快地流逝,坐下休息时又感到路途漫长。只要不再征戍,心中的重压便会消散,仿佛暗淡的镜子重新焕发光彩。

注释:

  • 辽阳:古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
  • 淹辙:车辙被水淹没,意指行路艰难。
  • 重光:重焕光彩,恢复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在漫长征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常见于古代游子诗作中,与《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之情感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少游,生于今陕西。王建以其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常表达旅途中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远征归》创作于王建的征途之中,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因战乱而离乡背井的普遍现象。

诗歌鉴赏:

《远征归》是一首抒发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漫长旅途带来的疲惫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首句“万里发辽阳”直接交代了诗人的出发地与远行的距离,给人以辽远之感。接着“处处问家乡”,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回程中的“回车不淹辙”则暗示了诗人尽管身处艰难,却始终保持着回归的决心。“雨雪满衣裳”描绘了旅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进一步渲染了艰辛的旅途。在“行见日月疾”中,日月的流逝似乎加重了游子的焦虑,而“坐思道路长”则表现出对归途遥远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表达了只要不再征戍,心中重压便会消散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发辽阳:从辽阳出发,强调了出发的遥远与艰辛。
  2. 处处问家乡:在旅途中不停地思念故乡,表现了游子的孤独感。
  3. 回车不淹辙:回程时的艰辛,暗示了旅途的不易。
  4. 雨雪满衣裳: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与困苦。
  5. 行见日月疾:走在路上,感到时间飞逝,心中焦虑。
  6. 坐思道路长:停下来后,感受到回家的路途漫长。
  7. 但令不征戍:只要不再征战,心中的重负便可释然。
  8. 暗镜生重光:比喻心境恢复明亮,暗示希望的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暗镜”比喻内心的焦虑与压抑。
  • 对仗:如“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战乱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辽阳:象征着游子的起点与故乡。
  • 雨雪: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困苦。
  • 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暗镜:象征着内心的压抑与希望的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从哪个地方出发?

    • A. 长安
    • B. 辽阳
    • C. 洛阳
  2. 诗中提到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 A. 晴天
    • B. 雨雪
    • C. 风沙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战争的悲惨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王建的《远征归》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建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与思乡的深切,而李白则突出夜晚的孤独与静谧。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故乡情感的共通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至霅白莞泽步入唐村 至上基祖坟 知足 之霅 张石山迁居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涉事 口字旁的字 不静 金红 无面馎饦 包含殚的词语有哪些 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羊肠小径 深自砥砺 包含恍的成语 用非所长 幻渺 氏字旁的字 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靖匡 鬼字旁的字 权贵显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