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10
望江南 其三
寄居润州银山,慨然慕山居之乐,偶占数阕
作者:汪之珩 〔清代〕
山居好,种菜有陂田。
竹径流泉随地脉,
花坛佐酒摘春鲜。
不费杖头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他在润州的银山寓居,感慨山居的乐趣,偶尔写下几首诗。在山中生活真好,能够种菜收获,田地开阔;竹林小径旁溪水潺潺,景色自然随心;花坛旁饮酒,春日里采摘新鲜的花果,生活中没有任何花费。
本诗中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山居”与古代隐士文化密切相关,隐士多选择山林作为生活的场所,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汪之珩,清代诗人,字惕庵,号渔樵,所作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对山水的描绘与生活的感悟。
诗作于作者寄居润州银山时,表现了他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理想与追求。
《望江南 其三》是汪之珩对山居生活的真挚赞美,诗中流露出一种恬淡安宁的生活态度。开头“山居好,种菜有陂田”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如“竹径流泉随地脉”,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与美好。竹林小径旁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后面提到的“花坛佐酒摘春鲜”,则将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馈赠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在山居中的闲适与惬意。最后一句“不费杖头钱”,则是对这种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生活的总结,表现出一种对物质财富的不屑,强调精神享受的珍贵。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汪之珩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竹径流泉”主要描绘了:
a) 城市的喧嚣
b) 自然的宁静
c) 战场的激烈
“不费杖头钱”的意思是:
a) 生活奢华
b) 生活简单而无负担
c) 需要努力工作
答案:
汪之珩 vs 陶渊明
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但汪之珩更强调生活的即时乐趣,而陶渊明则倾向于理想化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