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43
咏史 苏武
作者: 方一夔 〔宋代〕
中郎出玉门,簜节照绝域。
使指未分明,奇祸谁能测。
剑钝割不深,一朝来海北。
霜风入氍毹,冰雪冻服匿。
老羝石女儿,岁久无出息。
遣来小居次,无何乳通国。
古人凛垂戒,男女及饮食。
多少英雄人,此心灭不得。
万里十九年,费尽一生力。
归来麒麟中,愁绝远山色。
中郎(指苏武)从玉门出发,带着节杖照亮这绝境。
使者的使命尚未明确,谁能预料他会遭遇怎样的奇祸呢?
他的剑虽然钝了,却也不能割得太深,
一朝他回到海北,霜风已经侵入了他的氍毹(毛毯),冰雪将他的衣物冻得难以穿戴。
老羝羊和石女儿(指石头和女子的传说)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没有什么出息。
他被派往小居所,无奈与乳通国(指母乳通国)无缘。
古人严明的戒律,关乎男女及饮食。
有多少英豪之人,这份心志是永远无法熄灭的。
万里之遥,花费了十九年,耗尽了一生的力气。
归来时如同麒麟般的境遇,却使他愁苦不已,远山的景色更加令人感伤。
方一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诗歌见长,风格多样,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思考。
此诗作于方一夔对历史事件的沉思,尤其是苏武的故事。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者,历经磨难,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此诗旨在传达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这首《咏史 苏武》以苏武的故事为背景,深刻地描绘了他在外使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诗的开篇提到“中郎出玉门”,即引出苏武的出征,表明出征的严峻与使命的重大。接着通过“使指未分明,奇祸谁能测”暗示了在历史的洪流中,命运的不确定性与无奈。整首诗利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苏武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苦闷,尤其是“霜风入氍毹,冰雪冻服匿”,生动地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严酷环境,令人心生怜悯。
诗中反复提到的“古人凛垂戒”与“多少英雄人”则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强调了英雄的心志与理想,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屈服。最后,通过“归来麒麟中,愁绝远山色”的结尾,表现出苏武归来的无奈与愁苦,尽管他在历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却无处可诉。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对历史的反思,使得全诗充满了悲壮而又无奈的气息。
(后续逐句解析略)
这首诗通过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体的孤独,传达了深邃的哲思与感慨。
方一夔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谁?
“万里十九年”中的“十九年”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