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49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松盖筠幢护石门,
净居尘间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
已向高峰见德云。
这首诗描绘了在铅山鹅湖登上妙峰寺的情景。松树和竹子覆盖着石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个清净的地方,仿佛与尘世隔离。无需再去南方寻找道路,因为在这高峰上已经看见了德云(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精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在诗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铅山鹅湖之际,表达了他对高峰清净之地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背景中可见宋代人们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崇尚。
这首诗充满了清新的意境,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松盖筠幢护石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创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松树和竹子仿佛在守护着这扇石门,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接下来的“净居尘间此间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净化作用,仿佛是世俗喧嚣的避风港。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不须更觅南行路”,表达了诗人不再需要去追寻遥远的理想,因为在高峰之上,已经看见了“德云”。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心灵追求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对内心理想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上,李弥逊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钦佩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精神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思想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松盖筠幢”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石门的坚固
B. 自然的庇护
C. 路途的艰辛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人世繁华的追求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