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0
霜盘玉隐倒团金,
迥水秋天碧夜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
影分疏竹翠轩深。
长空远岫归云卷,
古木高风浥露沉。
凉袂客愁应梦楚,
荒城晓角夜悲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如霜盘般清冷,映照在水面上,夜色渐渐侵入。光线透过半扇门,寒冷的夜晚似乎无尽。影子在疏落的竹子间分散,翠绿的轩窗显得深邃。远处的天空和山岫一起,云卷云舒。古老的树木在高风中浸润着露水,显得沉静而孤寂。诗人因客居异乡而感到愁苦,仿佛在梦中回到楚地,清晨的角声在荒凉的城中回响,令人感到悲伤。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冬之际,诗人夜宿他乡,面对自然景色,感受到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李弥逊的《秋月回文》以清冷的秋月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诗的开头用“霜盘玉隐倒团金”引入,月光如霜,照映出静谧的秋天,随即“迥水秋天碧夜侵”一句,表现出水面与天空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深远与空灵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光影的描写,表现出夜色的幽深和寒冷。光线透过门扉,分散在疏竹之间,营造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传递一种内心的感受,似乎在与天地对话,感受着秋的凉意。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情感的抒发,诗人因身处异乡而感到愁苦,梦中回到楚国的情景更使得这种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荒城的角声在清晨响起,与孤独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夜晚的细腻观察,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霜盘”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什么感到愁苦?
“凉袂”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秋月回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秋天的景色,但前者更强调孤独和思乡情,后者则突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