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秘色越器》

时间: 2025-05-02 22:23:10

诗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10

原文展示:

秘色越器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
共嵇中散斗遗杯。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的秋风和露水中,越窑的瓷器被烧制出来,
它夺取了千山的翠色。
我希望在午夜时分,盛满沆瀣(指美酒),
与嵇康一起,分享这杯遗留的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秋:指农历九月,秋季的开始,象征丰收。
  • 风露:秋天的风和露水,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
  • 越窑:指越地的陶瓷器,因其釉色美丽而著名。
  • 沆瀣:指清酒,通常指美酒。
  • 嵇中散:嵇康,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代表着清高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 斗遗杯:指古代的酒杯,斗是容量单位,遗杯暗指珍贵的酒。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嵇中散”是指嵇康,嵇康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诗歌才华著称,常常与酒相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士衡,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秘色越器》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与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结合了对自然美和人际交往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秘色越器》是一首描绘越窑瓷器的诗,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友谊的向往。首句用“九秋风露”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秋季氛围,暗示着越窑瓷器的制作是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的,给人以诗意的联想。接下来的“夺得千峰翠色来”不仅展现了瓷器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壮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到最后两句,诗人将饮酒与友人嵇康的意象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所表现的洒脱态度和对美酒的欣赏,使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清新而高雅的气息,令人向往。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友谊的希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秋风露越窑开:描述了在秋季的风露中,越窑瓷器被烧制的场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2. 夺得千峰翠色来:表现了越窑瓷器的美丽与自然的关系,瓷器仿佛吸取了大自然的色彩。
  3. 好向中宵盛沆瀣:表达了诗人对夜晚饮酒的渴望,暗含与友人共饮的愉悦。
  4. 共嵇中散斗遗杯:引入了历史人物嵇康,强调了友谊与共享美好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夺得千峰翠色”描绘瓷器色泽的美丽,生动形象。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越窑瓷器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洒脱而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丰收与成熟,代表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
  • 翠色:代表自然的美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友谊、欢聚,与美好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秘色越器》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龟蒙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嵇中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嵇康
    C. 陶渊明

  3. 诗中所描绘的越窑瓷器主要的颜色是什么?
    A. 红色
    B. 翠色
    C. 黑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人文情怀。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涉及酒,但前者更注重艺术与友谊的结合,而后者则强调豪情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风流子 其二 更漏子 其一 临江仙 其一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荆台 杂曲歌辞。竹枝 河传 河渎神 引自落便宜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乱相踵 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际物质 钱过北斗 木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七长八短 食不二味 己字旁的字 金焦 丝恩发怨 金字旁的字 偏执 两歧麦秀 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秉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