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10
原文展示: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唐代〕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白话文翻译:
半踏着长裙,姿态如烟一般轻盈地行走,夜晚窗帘稀疏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象,此时此刻,心中不禁生出对未知人生的遗憾。早已经是残烛摇曳,令人心碎,更让人忧愁的是听到那琴弦的声音,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种情感该如何是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光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婉约、含蓄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女子行走姿态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未知人生的迷茫和遗憾,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对女子行走姿态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未知人生的迷茫和遗憾。诗中的“半踏长裾宛约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轻盈的行走姿态,而“晚帘疏处见分明”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氛围。后文中的“此时堪恨昧平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人生的遗憾,而“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则通过残烛和琴声的意象,加深了诗人的忧愁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人生的迷茫和遗憾,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忧愁。诗中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半踏长裾宛约行”描绘了什么? A. 女子行走的姿态 B. 夜晚的景象 C. 琴声 D. 烛光
“此时堪恨昧平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和遗憾 C. 忧愁 D. 渴望
“早是销魂残烛影”中的“销魂”是什么意思? A. 令人心碎 B. 令人愉悦 C. 令人迷茫 D. 令人渴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