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9:07
白杨河下春水碧,白杨河边多估客。
东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
岸上居人才数家,茅茨深处见桃花。
小妇河边汲新水,老翁门外看雏鸦。
桑苗未青麦苗绿,牛羊散落村墟牧。
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住杨河曲。
白杨河下,春水碧绿;白杨河边,有许多商人。
东风吹来,二月的柳条发芽新绿,我却想念远方的行人,隔着千里。
岸上居住的人家屈指可数,茅草屋深处能见到桃花。
小妇人在河边汲水,老翁在门外看着雏鸦。
桑树苗尚未发青,麦苗已经绿了,牛羊散落在村庄和牧场中。
行客年年往来自如,居住的人却安稳地住在白杨河畔。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和乡村生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自然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春水、柳条、桃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刘琏,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体现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乡土的眷恋与思考。
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对行人的思念,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白杨河》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田园图。诗的开头两句直接描写了白杨河的春水与商人的往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际的繁忙。接着转入对柳条、新行人的思念,情感上出现了细腻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恋与乡土的依恋。
在描写岸上的人们时,诗人以“小妇”和“老翁”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小妇汲水、老翁看雏鸦的画面充满温情,突显了生活的平淡与美好。最后两句通过桑苗、麦苗和牛羊的描写,描绘出丰收的希望与生机,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的节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诗中提到的河流名称是什么?
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