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6:10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
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
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
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
泛商刻羽无穷。似和鸣鸾凤,律应雌雄。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
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
轻轻拂过春山,缓缓横跨秋水,像玉手在理顺丝弦。
轻按着清冷的露珠,淡淡地停留在悲风之中。
洁白的琴弦和瑶琴调出新的韵律,轻颤着翠绿的芙蓉金簇。
叠起重重的锁,轻轻挑起,慢慢摘下,情意格外浓厚。
泛起商音,刻出的羽声无穷无尽。就像鸣叫的鸾凤,律动着雌雄音律。
问高山流水,这种情意有谁能同感?
唯有知音才能倾听,那里有茂陵的车马雍容。
画帘后人静悄悄,琴心三叠,时而倒影金钟。
刘清夫,宋代诗人,以温文尔雅、词藻华丽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美和人间情感,风格细腻,极具音乐感。
此诗是在与琴妓的互动中创作的,传达了对音乐与情感深切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与歌妓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描绘琴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与琴妓之间的情感交流。开篇以“浅拂春山,慢横秋水”描绘了春秋之交的美景,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接着“素弦瑶轸调新韵”,音乐的美感跃然纸上,仿佛能听见琴声在空气中流淌。诗中提到的“叠蠲重锁,轻挑慢摘”,不仅描写了琴声的婉转悠扬,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厚。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这里引入了著名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遗憾,同时也凸显了对高雅音乐的追求。最后几句“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宁静中流露出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交融。
全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音乐之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知音的珍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多重的文化理解。
诗中提到的“高山流水”指的是什么?
A. 知音难觅
B. 高山与流水
C. 诗人心情
“轻挑慢摘”主要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A. 采花
B. 演奏琴音
C. 远足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喜悦
C. 孤独与渴望
答案:1.A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