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君之出矣(四首)》

时间: 2025-05-02 16:05:49

诗句

自君之出矣,金炉烟不袅。

思君如露桃,红泪堕春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05:49

原文展示:

自君之出矣,金炉烟不袅。
思君如露桃,红泪堕春晓。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金炉的烟雾不再缭绕。
思念你就像露珠般脆弱,红色的泪水在春晨悄然落下。

注释:

  •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之后。
  • 金炉:指香炉,象征着温暖和思念的情感。
  • 烟不袅:烟雾不再缭绕,表示气氛的冷清。
  • 思君如露桃:思念你的心情如同露珠般细腻脆弱。
  • 红泪:红色泪水,暗指思念之苦。
  • 堕春晓:在春天的清晨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的思恋之情与古诗中的“离别”主题相呼应,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离别、思念的共同感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琏,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离别之时写成,反映了他对故人深切的思念和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细腻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沉的思恋情感。开篇的“自君之出矣”直接引入了离别的主题,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金炉烟不袅”描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思念的沉重与失落。作者用“思君如露桃”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脆弱和易逝,让人感受到那种细腻的情感。最后一句“红泪堕春晓”则以生动的画面结束,春天的晨曦中,泪水如同露珠般悄然滑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内心的柔软与敏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君之出矣:开篇直接交代离别的事实,让人感受到思念的迫切。
    2. 金炉烟不袅:烟雾的消散象征着温暖与安慰的缺失。
    3. 思君如露桃:以露珠比喻思念,表达情感的脆弱。
    4. 红泪堕春晓:红泪象征思念的痛苦,春晓则暗示新生与希望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露珠,生动形象。
    • 对仗:两句之间形成音韵上的对称,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思念,展现了情感的细腻和深邃,表现了古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 金炉:象征温暖、思恋与怀旧。
  • :代表着情感的缭绕与消散。
  • 露桃:象征脆弱、易逝的思念情感。
  • 红泪: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情感的沉重。
  • 春晓:象征新生与希望,但与泪水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炉”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香炉
    C. 酒杯
    D. 灯笼

  2. “思君如露桃”中的“露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失落
    C. 思念
    D. 愤怒

  3. 诗中“红泪堕春晓”的意象意味着什么? A. 喜悦
    B. 离别的痛苦
    C. 生机勃勃
    D. 夕阳西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长恨歌》
  •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离别的悲伤,但更注重回忆的细腻与深情。
    • 《长恨歌》:通过长篇叙述展现爱情的悲剧,与本诗的短小精悍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琏相关研究论文及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寓意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送王竦朝散赴阙 柏石图诗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浣溪沙·重九旧韵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思成堂 次韵答王定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谦的成语 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酣的成语 两点水的字 惠而不费 抵消 頁字旁的字 清能 幾字旁的字 无尤无怨 凌锄 瘖士 包含产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华星秋月 颓陵 坏植散群 曰字旁的字 聊以自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