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31
始闻夏蝉
高启 〔明代〕
翾翾才得蜕,咽咽未成喧。
翳叶谁能见,南风绿绕轩。
乍惊变节物,还念别郊园。
何待当秋听,方令羁思繁。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刚开始时,蝉鸣声尚未完全响起的情景。蝉刚刚蜕变而出,声音还不够响亮;在树叶间,有谁能看到它的身影呢?南风轻轻吹拂,绿意环绕着窗前。初时惊觉季节的变化,却又不禁怀念起远处的郊园。何必等到秋天再去倾听那繁杂的情感呢?
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太冲,号景山,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高启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始闻夏蝉》写于明代初年,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夏蝉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蝉的蜕变与鸣叫,勾勒出夏季初临时的宁静与变化。首句“翾翾才得蜕”让人感受到蝉从蛹中脱离的轻盈,生机盎然;而“咽咽未成喧”则传达出一种未成气候的无奈,音声微弱,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对比。接下来的“翳叶谁能见”,则为诗增添了一丝隐秘之感,蝉虽已蜕变,却又被树叶遮挡,不易被发现,象征着那些潜藏于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乍惊变节物”一句,诗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既是惊喜也是不安,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敏感。而“还念别郊园”则引发了对往日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一句“何待当秋听”,则是对未来情感的预设,诗人以此提醒自己,情感的繁杂不必等到秋天才去倾听,表明了对当下情感的关注。
整首诗在描写蝉和夏季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的哲思,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整首诗通过夏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思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诗中“翾翾”主要形容什么?
A. 蝉的鸣叫
B. 蝉的轻盈
C. 夏天的热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乍惊变节物”表达了对__的感受。
答案:季节变化
判断题:诗中“何待当秋听”可以理解为诗人期待秋天的到来。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