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时间: 2025-04-30 04:06:42

诗句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

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6:42

原文展示:

泪尽江楼北望归,
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
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
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
未扫欃枪懒息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眼泪已尽,我在江楼北望故乡,田园已被敌军重重包围。广袤的田野上没有人来往,落日映照下千山万岭间只有鸟儿在孤独飞翔。孤舟在寒潮中轻轻摇曳,远处的树木在苍茫的水边显得渺小。白鸥飞舞,渔夫无聊地等待着,连渔网也懒得收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泪尽: 形容悲伤至极,眼泪已流尽。
  • 江楼: 指江边的高楼,通常用作观景之地。
  • 百重围: 形容田园被敌军围困的严密程度。
  • 平芜: 指开阔而平坦的田野。
  • 漾漾: 形容水波轻轻摇荡的样子。
  • 苍苍: 形容颜色深沉的样子,通常用来描绘水天相接的远景。
  • 欃枪: 一种捕鱼用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渔夫的孤独与等待。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 "田园已陷百重围" 之句,可以联想到唐代时战乱频繁,作者以自身的遭遇映射国家的动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景文,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风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由于战争而漂泊,思念故土,结合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高楼之上远望故乡,心中满是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泪尽江楼北望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田园已陷百重围”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暗示了战乱对家乡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诗中“平芜万里无人去”让人感受到一片死寂,落日下的千山“空鸟飞”更是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孤舟在寒潮中轻轻摇荡,象征着作者的无助与孤独。最后一句“未扫欃枪懒息机”则暗示渔夫对生活的无奈与等待,象征着千百年来渔民的艰辛与困顿。

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刘长卿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渗透在每一个意象之中,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尽江楼北望归: 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泪尽的痛苦,站在江楼上向北望去,心中充满归乡的渴望。
  • 田园已陷百重围: 说明故乡的田园已经被敌军围困,反映出国家的动乱。
  • 平芜万里无人去: 描绘了广袤的田野上空无一人,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 落日千山空鸟飞: 落日下的景象让人感到凄凉,只有孤鸟在空中飞翔,象征着孤独和无助。
  • 孤舟漾漾寒潮小: 描述孤舟在寒潮中轻轻摇曳,暗示着诗人的漂泊与无根。
  • 极浦苍苍远树微: 远处的树木在苍茫的背景下显得渺小,表现出诗人的渺小与无奈。
  • 白鸥渔父徒相待: 白鸥与渔父的孤独等待象征着无望的生活。
  • 未扫欃枪懒息机: 渔夫因无鱼可捕而懒于收网,突显生活的无奈和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孤舟”和“白鸥”比喻诗人的孤独。
  • 拟人: “白鸥渔父徒相待”赋予了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孤独感,透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思乡的情感与悲伤。
  • 江楼: 象征着高处的孤独与思念。
  • 田园: 代表着故乡的美好与安宁。
  • 孤舟: 代表漂泊与无根的生活。
  • 白鸥: 象征着孤独和等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园已陷百重围”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田园很美
    B. 田园被敌军围困
    C. 田园无人问津
    D. 田园繁荣昌盛

  2. “孤舟漾漾寒潮小”中“漾漾”的意思是? A. 平静
    B. 摇荡
    C. 激烈
    D. 迅速

  3. 此诗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欢快
    B. 思乡与无奈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春望》: 同样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国家动乱的感慨,但杜甫的笔调更为悲壮,强调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 《送元二使安西》: 通过送别的场景,体现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长卿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农场前写 菩萨蛮·宿威陵 菩萨蛮 海上 菩萨蛮 其二 暮归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周彦达舟中作) 菩萨蛮 西岭泉琴 菩萨蛮(寿昌甫生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拱默尸禄 莫知所谓 包含上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夏日可畏 殳字旁的字 鼠穴寻羊 迎刃立解 楼阁台榭 郊门 审查 蕃学 毡席 香字旁的字 包含张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