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8:58
扁舟
作者:龚贤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
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
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将要在清晨出发的小船,在沙滩上显得格外孤寂。
远处传来人的声音,伴随着淡淡的烟雾,鸡鸣声从海边传来。
曾穿着短衣离开故国,白发苍苍却像飘荡的蓬草。
不读荆轲的传记,怎能自称是一位英勇的剑客呢?
作者介绍:龚贤(1642年-1716年),字孟庭,号香涛,浙江人,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诗人,以其精致的山水画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成败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龚贤晚年,正值清代盛世,诗人对个人理想与历史的思考愈加深入。他通过描绘小船出发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
《扁舟》这首诗以清晨的小船为起点,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思考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前两句通过“扁舟”和“沙岸”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出发前的孤独感。第三句“短衣曾去国”则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白发苍苍的他,仍然在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与归属,体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漂泊的无奈。
最后一句“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反思。荆轲作为英雄刺客的形象,激励着诗人追求壮志凌云的理想,然而他却感到羞愧,似乎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这样的理想。整首诗在清晨的宁静与内心的激荡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舟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荆轲传”主要讲述的是_____。
A. 一位历史英雄
B. 一位诗人的生平
C. 一段爱情故事
D. 一场战争
判断题:诗中“短衣曾去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A. 对
B. 错
选择题: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人生的反思与理想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扁舟》的意境与情感,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