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49
唐多令·柳絮
作者: 曹雪芹 〔清代〕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花瓣落满百花洲,香气在燕子楼已渐渐消散。一团团柳絮如同成群的球一样飘荡。柳絮的漂泊就像人们的命运一样脆弱,空有缱绻的情思,却流于风流的享乐。草木似乎也懂得忧愁,繁华的岁月终将白头叹息。感叹今生究竟谁能舍弃,谁又能收获!嫁给春天的东风却并不在意,任凭它们去吧,忍耐着让自己停留在这里。
作者介绍:曹雪芹(1715年-1763年),字梦阮,号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为《红楼梦》。他生于官宦家庭,经历了家道中落的痛苦,作品中常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曹雪芹对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之际,正值其生活的低谷,感受到世事无常与人情冷暖。词中通过柳絮的飘泊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忧愁。
《唐多令·柳絮》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词作。曹雪芹通过描绘春天柳絮飘荡的景象,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随后用“逐队成球”的意象表现了柳絮的随风而动,象征着人生命运的漂泊不定。
词中“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的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鸣,柳絮的无情亦映射出人情的薄凉。草木知愁,韶华白头,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的无奈与感叹。最后一句“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更是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放手,体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与释然。
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哲理中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曹雪芹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个体心灵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柳絮的飘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无奈的释然,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曹雪芹
C. 杜甫
词中“草木也知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然的欢乐
B. 自然的忧愁
C. 自然的冷漠
词的主题主要围绕:
A. 自然景色
B. 人生无常
C. 爱情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