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朴处士归新罗》

时间: 2025-05-02 13:00:04

诗句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0:04

原文展示:

送朴处士归新罗 顾非熊 〔唐代〕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年轻时离开祖国,如今归来已是老翁。在孤舟中做着客梦,故乡的山峦在东边积水的映衬下。巨鳌沉没导致巨岸崩塌,龙在遥远的天空中争斗。学会了中华的语言,归来后能与谁分享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朴处士:指朴姓的隐士。
  •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 翁:年老的人。
  • 客梦:指在异乡的梦境。
  • 乡山:指故乡的山。
  • 积水:指水面。
  • 鳌沈:传说中的巨鳌沉没。
  • 龙斗:龙在空中争斗。
  • 中华语:指汉语。

典故解析:

  • 鳌沈崩巨岸:引用古代神话中巨鳌背负大地的故事,比喻巨大的变化或灾难。
  • 龙斗出遥空: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送别一位名叫朴处士的友人归国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年离乡背井的感慨和对友人归乡后的孤独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朴处士年轻离国与老年归来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客梦孤舟里”一句,以孤舟象征漂泊无依的生活,而“乡山积水东”则勾画出一幅宁静而遥远的故乡景象。后两句通过神话意象“鳌沈崩巨岸”和“龙斗出遥空”,增强了诗歌的宏大与悲壮感。最后一句“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则透露出归乡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对比年轻时的离别与现在的老去,表达时间的无情。
  2.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通过孤舟与积水的意象,描绘出漂泊与思乡的情感。
  3.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运用神话意象,增强诗歌的宏大与悲壮。
  4.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表达归乡后的孤独与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与老年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象征:孤舟象征漂泊,积水象征思乡。
  • 神话引用:通过神话意象,增强诗歌的宏大与悲壮。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象征和神话引用等手法,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变迁以及归乡后的孤独与文化认同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舟:象征漂泊无依的生活。
  • 积水:象征思乡的情感。
  • 鳌沈:象征巨大的变化或灾难。
  • 龙斗:象征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朴处士”是指: A. 一位姓朴的官员 B. 一位姓朴的隐士 C. 一位姓朴的学者 D. 一位姓朴的商人 答案:B

  2. 诗中“鳌沈崩巨岸”引用的是: A. 古代神话 B. 历史事件 C. 个人经历 D. 虚构故事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李白的《送友人》:描绘了送别时的不舍与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顾非熊的《送朴处士归新罗》:两者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顾非熊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与特点。

相关查询

惊雷聚雨 江干览镜 见欧制干 寄桃源尉赵谦之 鸡完滩 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回奉节宰阳季明 回程宣义贺生日诗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湖口和全父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呱唧 容头过身 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绌的词语有哪些 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搬唆 肀字旁的字 殊礼异务 间见层出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势不两全 隶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孤矫 波澜不惊 有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