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45
次韵法芝举旧诗
春来何处不归鸿,
非复羸牛踏旧踪。
但愿老师真似月,
谁家瓮里不相逢。
春天来了,去哪里找不到归来的鸿雁呢?
它们已经不再像瘦弱的牛那样踏着旧的足迹。
只希望我的老师真的像明月一样,
不知在谁的酒坛里与我相遇。
“归鸿”典出《诗经》,常用来比喻游子思乡;“非复羸牛”则可理解为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整体上表达出对老师的思念与仰慕。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轼在春天时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师友的怀念之情,反映了在繁华的春日中对往昔的思索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开头以“春来何处不归鸿”引出,鸿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离别的游子。接着以“非复羸牛踏旧踪”展现出时光的流转,牛的羸弱暗示着生活的艰难以及岁月的无情。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师的期望与思念,希望能够在某个酒坛中与老师相遇,犹如明月般的温柔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和老师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春来何处不归鸿”中的“归鸿”指的是:
A. 归来的游子
B. 归来的鸿雁
C. 归来的牛
D. 归来的花
“非复羸牛踏旧踪”中“羸牛”意指:
A. 强壮的牛
B. 瘦弱的牛
C. 健康的牛
D. 疲惫的牛
诗中老师被比作:
A. 一颗星星
B. 一轮明月
C. 一朵花
D. 一片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