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台头寺送宋希元》

时间: 2025-05-01 14:20:42

诗句

相従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是日,与宋君同栽松寺中。

)三年不顾东邻女,(取宋玉。

)二顷方求负郭田。

(取季子。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劚龙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0:42

原文展示

台头寺送宋希元

相従倾盖只今年,
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
他时莫忘角弓篇。

白话文翻译

今年我们一起倾盖而行,
送别于南台时心中感到黯然。
夜晚再唱金缕曲,
他日再相逢时,别忘了角弓篇。

注释

  • 倾盖:指两人同乘一车,车盖相倾,形容亲密的关系。
  • 黯然:指心情沉重、忧伤。
  • 金缕曲:一种古老的乐曲,常用来表达离别情感。
  • 角弓篇:可能指某篇古诗或文辞,代表对友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豪放、婉约并重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广泛涉及政治、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台头寺送宋希元》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该诗写于送别宋希元之际,反映了当时人际关系的深厚与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开篇即以“相従倾盖只今年”引入,突出了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与亲密,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送别南台便黯然”,瞬间转入了对离别的感伤,这种情感的对比引发读者的共鸣。接下来的“入夜更歌金缕曲”,则表明在离别之际,依然希望通过歌声来抚慰彼此的心灵,延续友情。而“他时莫忘角弓篇”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叮嘱,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常常怀念这段情谊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従倾盖只今年”:表达与朋友的亲密关系,指代一年的友谊。
  2. “送别南台便黯然”:在送别的时刻,心中感到失落与伤感。
  3. “入夜更歌金缕曲”:夜晚歌唱,借音乐来抒发感情。
  4. “他时莫忘角弓篇”: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提醒彼此不忘昔日的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従倾盖”“送别南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金缕曲象征着美好的友情与回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生无常、友情永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倾盖:象征亲密友谊。
  • 南台:送别之地,寓意离别。
  • 金缕曲:象征美好回忆与情感的表达。
  • 角弓篇:代表友情的长久与不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倾盖”代表什么? A. 亲密的关系
    B. 离别的忧伤
    C. 远行的孤独

  2. 诗中提到的“金缕曲”象征什么? A. 忧伤
    B. 友情
    C. 离别

  3. 诗中“他时莫忘角弓篇”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许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离别的忧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州寒食即事》 - 苏轼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勃的送别诗相对比,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但苏轼更注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刻,王勃则在气势上更为磅礴。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哨遍 檃栝鲍明远芜城赋 哨遍•春情和东坡韵 哨遍 绛都春 余曩以此调赋重台榴花,刊稿时乙去,今补写之 绛都春 蛰园词集,赏牡丹。限调同赋 绛都春 绛都春 题太平花影片 绛都春 樱桃 绛都春 绛都春 社题咏徐虹亭双椿老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助道 包含弱的成语 群起效尤 革开头的成语 势不两立 巛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曾不惨然 蠹简遗编 馈赠 示字旁的字 中伦 稀缺 元龙豪气 角字旁的字 爬疏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