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14
苏轼的《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原文如下: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
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始信吴。
吴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脚心汗如水。
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
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全诗翻译:
时常口渴喝酒却难以解渴,想要卧床休息以求得文殊菩萨的加持。
河里的鱼腹部破裂空号楚地悲鸣,流出的汗水让我开始相信吴国的传说。
吴国的真君服用椒法,半年后脚心出汗如水。
我自嘲求三年艾草的疗效,不如长久地做一个独自安眠的人。
羡慕你这清瘦的身材,如真仙一般骨骼,更助你飘飘而飞,如鹤背上的身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均享有盛誉,风格豪放,个性鲜明。苏轼的一生经历了政治沉浮,形成了其作品中深厚的人生哲理与丰富的情感。
此诗写于苏轼流亡期间,反映了他对健康、修行及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椒法”与“艾草”展现了他对于养生之道的探索,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追求精神寄托与身体健康的决心。
《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诗中探讨了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燥吻时时著酒濡”表达了身心的疲惫与渴求,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通过“河鱼溃腹空号楚”的意象,勾勒出一种失落与哀伤,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苦楚与无奈。
而诗中对吴国真君的描绘,则引入了道教的养生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自嘲“自笑方求三岁艾”,似乎在反思个人的修行与追求,最终选择一种安然自处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向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羡慕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呈现了苏轼对生活深邃的理解与独特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健康、修行与生活的哲学,表现了在逆境中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友人的羡慕,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文殊”指的是哪位神祇?
“羡君清瘦真仙骨”中,“真仙骨”指的是什么?
对比苏轼与李白的诗歌,苏轼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常表达豪放不羁的个性。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思想境界。苏轼在此诗中表现出的哲学思考与李白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多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