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17
原文展示:
雨行宿高冈入家戏成口号 曹彦约 〔宋代〕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聚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白话文翻译:
走过一坡又一坡,田间小道水成漩涡。 雨越下越大,担子越来越重,泥泞不断,行走艰难。 尽管老杉松依然顽强,但顺应时节的桃李却暂时停滞。 炊烟依恋着屋子不愿升起,夜晚在人家中烧着薜荔和藤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行走,最终找到人家过夜的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行走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片段。诗中“过了一坡更一坡”和“中间田道水成涡”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而“雨来更聚担肩重”和“泥滑不休行步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艰辛的感受。后两句“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则温馨地表达了找到人家过夜的安心与舒适。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家的深切依恋和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行走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表达了旅途中的生活片段和对家的深切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过了一坡更一坡”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连续性 B. 旅途的艰难 C. 旅途的美丽 D. 旅途的孤独
“炊烟恋屋不肯出”中的“恋”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诗中“趋时桃李暂蹉跎”暗示了什么? A. 旅途中的坚持 B. 旅途中的无奈和等待 C. 旅途中的美丽 D. 旅途中的孤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