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6:06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苏轼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
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
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
可转两轮举四杵也。
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鱼乡,
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
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
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
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
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
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
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
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
束皙饼赋云馒头薄持,
起搜牢丸。
要使真一流仙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
书生说食真膏肓。
这座寺庙距县城七里,三座山如犬牙般环绕,沿途都是美丽的田野,麦子长得十分茂盛。寺下的溪水可以用作碓磨,如果修建一个水塘,让水从百步闸流下,就能转动两轮,举起四个杵。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县令林抃来督促完成。经过两年的流亡,我终于在早晨高兴地看到麦子吐出金黄的麦芒。东风吹动着波浪,荡漾着清澈的绿色,初升的太阳洒下露珠,显得娇媚而醉人。春天的泥水已经没过膝盖,秋天的谷物开始分秧。谁说万里之外就没有朋友,看到这二美的景象,我欣喜得几乎要疯狂。三座山屏障着小僧舍,一条溪水在松阴下蜿蜒凉爽。希望这水能给碓磨提供动力,同时还要修建堤坝来增加水源。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隐隐约约能听到舂米的声音。一口清流如白云般流淌,蒸出的包子香气四溢。岂止是古味的药丸,薄饼的云馒头也在这里,真想要这流淌的仙浆。诗成之后捧腹大笑,书生说这是滋养身体的美味。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兼具哲理和生活情趣。
《游博罗香积寺》写于苏轼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经历政治动荡、个人遭遇坎坷的情况下,他仍然能从大自然中获得慰藉和灵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博罗香积寺周边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中描绘的田野、溪水、春泥、秋谷等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苏轼将自然与人事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境界,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幽默和乐观,表现了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态度的乐观精神。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寺庙?
诗中提到的“东风摇波舞”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