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7:00
上元
作者: 苏辙 〔宋代〕
上元车马正喧喧,
老病无聊长掩门。
不著繁灯眩双目,
独邀明月上前轩。
跏趺默坐闻三鼓,
寂寞谁来共一樽。
已觉城中尘土臭,
急将清雨洗乾坤。
全诗翻译:
元宵节的车马声喧闹不已,而我因年老多病,感到无聊,只能长时间关上门。不点繁华的灯火,眼睛被它们眩晕,独自邀明月来到我的窗前。跏趺而坐,默默听着三更的鼓声,寂寞之中,谁能来一同饮酒?已经感觉到城中尘土的味道,急切地想用清雨来洗涤这满城的浑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沉稳、恬淡,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上元》创作于元宵佳节,诗人因年老多病,无法参与节日的喧闹,表达了对节日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
《上元》是苏辙在元宵节时写的一首诗,表现了他在节日气氛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以“车马正喧喧”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然而“老病无聊长掩门”则展示了诗人由于年岁已高、身体欠佳,无法享受这一切的无奈与无聊。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不著繁灯眩双目”,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他更愿意与明月独处,享受那份宁静与安逸。“跏趺默坐闻三鼓”,在夜深人静时,鼓声敲响,似乎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存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环境的失望与渴望清新空气的强烈愿望,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节日的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辙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元宵节的向往、对人生的沉思和对清新自然的渴望,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喧嚣中的孤独和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上元”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填空题:诗人对繁华的灯火选择了“不著繁灯眩双目”,这反映了他的____。
判断题:诗中“急将清雨洗乾坤”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雨水来清洁城市的愿望。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