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7:59
萧条古堞树栖乌,载拜祠门落日孤。
报父有心终覆楚,杀身无计可存吴。
英雄忠孝留天壤,山水苍凉失霸图。
回首荒台麋鹿地,属镂遗恨满姑苏。
古老的城堞显得萧条,树上栖息着乌鸦,
我在祠堂前拜祭,落日孤独地照耀着门前。
为了报答父亲的恩情,最终却覆灭了楚国,
而为了保全自己,却无计可施以存活于吴国。
英雄的忠诚与孝道留存于天地之间,
而如今山水苍凉,霸业已不复存在。
回首那荒凉的台地,麋鹿在此栖息,
满心遗恨在姑苏,犹如镂刻在心。
王摅(1780-1841),字梦白,号天池,清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淡雅,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情怀。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历史变迁之时,诗人借拜祭伍子胥的场景,表达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及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
《谒伍相国祠》通过描绘古老的城墙和苍凉的山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英雄人物伍子胥的敬仰。诗中通过对“萧条古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反映出英雄人物所经历的悲惨命运。随着落日的孤独,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英雄虽有忠孝之心,却难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报父有心终覆楚,杀身无计可存吴”展示了诗人对伍子胥命运的深刻同情,伍子胥为报父之仇而奋斗,却最终无力改变楚国的覆灭。此句揭示出忠孝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出历史的无常。
整首诗在最后通过“回首荒台麋鹿地”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属镂遗恨满姑苏”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联系在一起,显示了诗人对故国情怀的深刻依恋。
萧条古堞树栖乌:
载拜祠门落日孤:
报父有心终覆楚:
杀身无计可存吴:
英雄忠孝留天壤:
山水苍凉失霸图:
回首荒台麋鹿地:
属镂遗恨满姑苏: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伍子胥的敬意,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亡、忠孝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切思考,传达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诗中“萧条古堞”意指:
“报父有心终覆楚”中的“覆楚”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伍子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