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0
诗词名称: 芙蓉
作者: 徐渭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花流采著书边,
五寸芙蓉二月迁。
侧水羞生初试镜,
啼红娇杀未笄年。
丛藜恶棘穿根切,
大柳深江浸瘿眠。
戏取世间闺閤事,
权题霜色屋梁悬。
白话文翻译:
一朵花的流彩映在书边,
五寸长的芙蓉在二月时迁移。
旁边的水面羞于映出花影,
啼红的花儿娇艳得如同未成年少女。
丛生的藜和刺棘穿透根部,
大柳树在江水中沉睡、浸泡。
戏谑地写下世间的闺房琐事,
随意地题写霜色在屋梁上悬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徐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书法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使其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创作背景:
《芙蓉》写于徐渭晚年,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融合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女性美丽的赞美,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芙蓉花的娇艳,引发了诗人对青春和女性的深思。诗的开头提到“一花流采著书边”,通过流动的色彩与书籍相结合,展现了文化与自然的交融。接着提到“侧水羞生初试镜”,水面反射出的美丽让人倍感羞涩,仿佛在暗示世间的美好往往带有一丝脆弱与羞怯。诗中“啼红娇杀未笄年”则通过少女的形象,传递出青春的美丽与无奈,同时也显示出对少女年华的珍惜与感叹。
中间部分“丛藜恶棘穿根切”,则突显了生活中的困苦与挣扎,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最后两句转向对社会琐事的戏谑,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调侃,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充满了烦忧,但也不乏幽默与反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与生活的感悟。它展现了青春的短暂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思考。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贫困与苦难
C. 忧伤与思考
“侧水羞生初试镜”中的“羞”字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自豪
C. 羞涩
诗中提到的“丛藜恶棘”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困难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徐渭的《芙蓉》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抒发了对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叹,但李清照更多地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徐渭则带有对生活的幽默与反思。两者风格虽异,却均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