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张文献公祠》

时间: 2025-05-02 20:26:36

诗句

祠堂突兀倚江开,瞻拜空馀海燕哀。

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

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

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36

原文展示

张文献公祠
作者: 王摅 〔清代〕

祠堂突兀倚江开,
瞻拜空馀海燕哀。
只道主由金镜致,
岂知兵为玉环来。
文章自昔传徐碣,
香火常新傍舜台。
风度依然凭想像,
停舟一荐渚蘋回。

白话文翻译

这座祠堂巍峨地伫立在江边,
我在这里瞻拜,心中只剩海燕的哀鸣。
人们只知道文人是因为金镜而成名,
却不知他也曾因战争而得玉环。
他的文章自古以来就传颂如徐碣,
香火仍然常新,祠堂旁边是舜台。
他的风度依然只能凭想象,
我停舟在岸边,轻轻推开水草的回环。

注释

  • 突兀:指高耸而突出,形容祠堂的巍峨。
  • 瞻拜:仰望并敬拜。
  • 海燕:海边的燕子,这里象征着孤独与哀伤。
  • 金镜:比喻名声、荣耀,意为人们通常只关注外在的成就。
  • 玉环:象征权力、士兵,表明文人也与战争有关系。
  • 徐碣:指东汉的文学家徐干,以文章闻名。
  • 舜台:传说中舜帝的台基,象征着文化与历史传承。
  • 渚蘋:指水边的植物,寓意诗人的心境和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摅,清代诗人,字仲美,号荆山,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张文献公祠》作于王摅游览张文献公祠时,表达了对文人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文献公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篇以“祠堂突兀倚江开”展现了祠堂的壮丽与孤独,给人一种既高耸又寂静的感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接着,诗人用“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反思人们对文人名声的片面理解,强调文人也有与战争相关的历史,揭示了文人身份的复杂性。

在“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中,诗人提及传承与延续,徐干的文章流传至今,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同时,香火不断也暗示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尊敬,这种文化认同感在诗中得到了强调。

结尾处的“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则运用想象的手法,表达了对张文献公的怀念与敬仰,诗人通过停舟的方式,将自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连,产生共鸣,令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哀思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祠堂突兀倚江开:描述祠堂的高大与江水的相依,营造出一种孤立而崇高的氛围。
  2. 瞻拜空馀海燕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的哀伤,海燕的哀鸣映衬出景象的凄凉。
  3. 只道主由金镜致:指出人们对文人的片面理解,仅看见他们的名声。
  4. 岂知兵为玉环来:揭示文人背后与战争的联系,强调身份的复杂性。
  5. 文章自昔传徐碣:提到历史人物徐干,象征着文人作品的长久流传。
  6. 香火常新傍舜台:表明对文化的延续与尊敬,舜台象征历史的光辉。
  7. 风度依然凭想像: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与怀念,感受到其风范。
  8. 停舟一荐渚蘋回:通过停舟与水草的结合,表示对历史的沉思与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镜与名声相提并论,强调文人荣耀的表象。
  • 对仗:如“香火常新”和“傍舜台”,工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海燕的哀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张文献公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文人身份的反思,展现了清代士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祠堂: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缅怀。
  • 海燕:象征孤独与哀伤,反映诗人的情感。
  • 金镜与玉环:分别象征名声与权力,反映文人复杂的身份。
  • 徐碣与舜台:代表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镜”比喻了什么?

    • A. 名声
    • B. 财富
    • C. 权力
  2. “风度依然凭想像”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
    • B. 悲伤
    • C. 高兴
  3. 诗中提到的“香火常新”反映了什么?

    • A. 文化的衰退
    • B. 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 C. 人们的遗忘

答案

  1. A. 名声
  2. A. 怀念
  3. B. 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张文献公祠》《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但王摅更注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张文献公祠》《江雪》: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江雪》更侧重于孤独的意境,而《张文献公祠》则结合了历史与文化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摅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程教见和梅诗二绝 次韵临安赵丞 寿郑制置 江陵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答程教见和梅诗二绝 万景楼次韵六绝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其六 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狼如虎 委质 贝字旁的字 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歌结尾的成语 枉费时日 以虞待不虞 乙字旁的字 舍纵 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痛彻心腑 匪石匪席 帮硬 刷照 骨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泥船渡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